示范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实 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点: ( 1)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 式和产学研结合的市场化运行方式。 ( 2)增加青年教师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比例。 ( 3)在教学实验、实习、实训条件方面还需加强建设,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和岗 位群技能培养的需求。 ( 4) 需进一步 加强 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进行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 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岗前培训 的需要。 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三、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定位 (一)指导思想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示范专业建设,依据 《教育部 、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20]14 号) 、《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2020)》、《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 [2020]8 号)、《关于开展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 (水教协 [2020]17 号 )等文件的精神,要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思想改革为先导,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努力培养水利行业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专业定位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 我院 的骨干专业,各水利职业院校均有设置。 根据对全国 20 余所水利水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服务面向主要是水利水电行业、建筑 工程 、 农田水利工 程等。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 等 全面发展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备综合职业技 能 能力、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 , 能够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 高素质技能型专门 人才。 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 的工作 ,一般分工较细,工作岗位相对稳定;地方水利单位 的 工作,一般工作面较宽,工作任务变动较大。 不同工作单位对毕业 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有所不同,不同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所差异。 基于这样的调查分析,本专业确定的专业定位如表31 所示。 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表 31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定位 服务面向 水利水电行业 农田水利 建筑 工程 就业部门 中水集团各大工程局 、 武警水电、葛洲坝集团;水利 工程监理单位 ;地方基层水利单位 ; 其他建筑施工单位等单位或部门 就业岗位 水利施工企业工程部(科)技术员;质量安全部(科)试验员、资料、安全员、材料员、质检员;调度室调度员;监理单位监理员;地方基层水利单位施工和工程管理员 等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行业准入资格,掌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与 专业技能 知识,具备从事 小型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组织管理能力的 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 证书 施工员、 质检员、 监 理员、测量员、安全员、预算员 、资料员、材料员 (至少取 得 一个) 相关专业方向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实验与检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安全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资料与档案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工程监理、水利工程造价 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四 、 专业建设目标 (一) 总体目标 根据水工岗位 紧缺人才的要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做到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相一致;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一致;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一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把工作重点转到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上来。 经过 3 年的努力, 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形 成高素质技能型专门 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确保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使本专业能适应地方行业经 济和社 会发展需要, 在 全国高职水利 院校 , 同类 专业 中具 有带头作用的示范专业。 (二) 专业建设思路 1.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素质教育,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 1)根据社会和行业需要 ,适当调整专业方向。 ( 2)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模块。 ( 3)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素质教育相结合。 ( 4)建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的 “双师型 ”教学团队。 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树立和企业“人才共建、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理念,和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共同带动专业建设。 3. 以职 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 加强实训实践环节的教育, 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4. 以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复合性为特色建立理论教学体系。 5. 以 实验类、设计类、学习类、活动类 四模块为基本框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五 、 专业建设内容 (一)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推行“模块菜单、循环实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针对专业的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调研和学生学习情况、用人单位意见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研工作报告, 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在现 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从而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开发流程见图 51。 就业状况与企业设置适应性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实验实训开设合理性与条件先进性工作任务岗位标准毕业生需求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委员会指导学生调查专业教学计划工学结合教学条件专业发展方向企业调研跟踪、反馈跟踪、反馈就业状况与企业设置适应性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实验实训开设合理性与条件先进性工作任务岗位标准毕业生需求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委员会指导学生调查专业教学计划工学结合教学条件专业发展方向企业调研跟踪、反馈跟踪、反馈 图 51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开发流程图 通过 水利 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综合分析得出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岗位群及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目标,结合 水利 生产活动的特殊性,确定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模块菜单、循环实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 式(图 52)。 其运行机制为:第一学期在校内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 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学期在校 内实训室 以“学徒工”的身份进行专项实训,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技能;第三~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室、第一学期 第 二 学期 第 三 学期 第 四 学期 第 五 学期 第 六 学期 学 徒 工 准 技 术 员 技术员 图 52 水工专业“模块菜单、循环实训”人才培养模式 运行图 校内专项实 训实训 校内外生产性实训 校内岗前实训 校外顶岗实习 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及校外实训基地以“准技术员”的身份进行相对集中的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第五学期在校内实训室以“准技术员”的身份进行岗前实训,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拓展专业能力;第六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以“技术员”的身份进行分散型顶岗实习,提高学生专业职业能力。 建设过程中重点是加大工学结合的深度,不断加大顶岗实习的覆盖面和深度。 顶岗实习的教学场所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上,而 教学由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 在顶岗实习的同时,我们将部分与实际工程密切联系的课程搬到现场进行,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 2.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模块 “模块菜单、循环实训”人才培养模式下“能力模块”课程体系基于素质教育、专业基础技 能、专业职业能力、能力拓展等四大模块的进阶式能力培养过程,采用能力模块化课程菜单式教学模式, 每个教学模块开设符合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形成适应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岗位 需要的综合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具有较强后劲,使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 (见图 53) 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3. 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 、素质教育 相结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懂市场经济、懂法律、具有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业务方面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获得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 两课、体育、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 假期社会活动 两课、体育、大学英语、建筑材料、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测量技术、工程地质、水工 CAD、水文水电规划、水力学、土力学、建筑结构 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定额与造价、水电站、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 爆破、资料及档案管理、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安全技术、房屋建筑学 就业指导 职业技能鉴定 顶岗实习:企业技术人员和带队教师共同管理学生。 论文答辩:职业综合能力考评。 取得企业工作经历证书;考核合格上岗就业。 实训环节在校内相关实训室(基地)完成 实训环节在校内实训室(基地)及校外共建实训基地完成 实训环节在校内实训室(基地)及校外共建实训基地完成 实训环节在校内实训室(基地)完成 假期参加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 假期社会活动或顶岗实习 假期社会活动或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素质教育模块 素质教育模块和专业基础技能模块 专业职业 能力模块 专业基础技能模块 能力拓展模块 (选修课) 顶岗实习 英语应用能力 C级证书 计算机一级证书 职业技参等级证书 第一学期 第 二 学期 第 三 学期 第 四 学期 第 五 学期 第 六 学期 校内实训 校内外相对集中生产性实训 校内实训 校外生产性 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图 53 水工专业“模块菜单、循环实训”人才培养模式下 “能力模块”课程体系 “能力模块”课程体系运行图 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毕业时取得学历证书及水利职业资格相应岗位证书,使双证 获取率达到 100%。 (见图 54) 图 54 综合能力培养 (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改革以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的课程开发为建设的核心,以制定核心课程标准、编写校企合作教材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教学方法并使学生能够在各大技能比赛中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