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定稿廖修改内容摘要:

%、 %、 %。 另一方面,政府刺激企业的研发活动。 例如韩国为扶持企业的技术开发, 1981 年韩国的企业研究所仅 86 个,而 1999 年发展到 4810 个,从事的研究人员达 91 万。 ( 2)产学研结合政策。 新加坡科技局在制订计划、管理科研机构、审议研究项目、分配科研经费等方面,中部崛起与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10 都明显体现了科研面向企业的目标。 韩国则把产学研合作研究等纳入法制轨道。 ( 3)风险投资政策。 在新加坡,政府为金融机构承担 70%的投资风险,而投资者本身只承担 30%的风险。 韩国风险投资市场已发展完善,有各种创业投资公司75 个,总资产 9663 亿韩 元,创业投资组合 103 个,资产 9194 亿韩元。 模式的实施效果: 目前,韩国已经被公认为世界上网络游戏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网络游戏大国。 据韩国游戏发展促进学会统计, 2020 年韩国计算机游戏市场同比增长了 %, 达到了 39300 亿韩元。 新加坡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在新加坡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已超过 50%,成为全球重要的集成电路、芯片和磁盘驱动器的生产基地。 模式形成的条件分析:( 1)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机遇,政府顺应经济发展潮流,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政府对特定产业“有选择 性的干预”。 ( 2)劳动力资本的积累,保持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模式的主要经验:( 1)实行“自主培养与国外引进”双管齐下的人才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成功与否与人才的“优劣”和“多寡”有直接关系。 ( 2)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以国家财政拨款、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自筹、民间集资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以印度为代表的出口外包发展模式 近 20 年来,印度政府一直将高新技术产业锁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个领域。 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印 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代表是软件产业。 模式实施的主要内容:( 1)营造政策环境。 1984 年颁布的计算机政策正式确定软件业为产业,并为其发展提供政府补贴; 1986 年又进一步放宽政策,为软件生产提供进出口用汇便利,简化投资和进出口手续,并在税收上给予减免税; 1991 年实施《软件技术园区计划》和《电信港建设计划》,开始在班加罗尔等地建设软件科技园区和电信港。 1992 年取消了设备和产品 进 口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刺激了出口导向型软件业的发展。 1999 年,政府组建了独立的信息技术部( MIT) ,具体负责信 息技术行业的政策制定、产业管 理 和项目实施等。 ( 2)完善法律体系。 近 20 年来,政府修订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版权法》、《信息技术法》和《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法》等,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 3)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 印度政府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开展人才培养: ① 各种公立的院校; ② 私营的商业性培训机构,这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这类培训机构已超过 1000 家,每年能够培养数万名专业人才;中部崛起与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11 ③ 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工作 , 政府鼓励人才自由流动。 ( 4)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除加大政府投入,与银行 和企业联合设立软件和信息技术工业国家风险基金外,还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通过吸引跨国风险投资、为软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放宽国际融资机构收购国内软件企业的有关限制等资本市场工具实现资源配置和产业提升,使软件企业向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 据统计,印度的风险投资在过去的四五年中得到了高速发展, 2020年已位居亚洲第二位。 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 模式的实施效果: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印度软件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每年以平均 42%的速度强劲增长(软件技术园区平均增长 速度高达 60%),而世界软件业年平均增长率是 20%。 目前,印度约有 3000 多家专业软件公司,有 4000多家从事与软件有关业务的公司,从业人员达 80 万人, 2020 年 产业 产值 165 亿美元,占印度国民总产值 的 %。 几乎所有的世界级公司都在印度设立分公司,其中许多公司将亚太总部设在印度。 目前 印度是世界上五大计算机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 60%是印度制造的。 模式形成的条件分析:( 1)强化管理。 印度软件企业非常重视软件产品开 发过程的管理,严格遵循 CMM 所规定的原则进行软件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从而保证了软件产品的质量,因而获得了全世界软件客户的认可和信任。 ( 2)政府政策支持。 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软件产业的优惠政策,如对软件产业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实施零税率政策等,极大地刺激了软件产业的发展。 ( 3)语言优势。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英语国家,印度软件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来自美国的软件需求说明书。 模式的主要经验:( 1)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 自 1984 年起,历届印度政府就不遗余力地促进以软件产业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 系列优惠政策。 ( 2)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和积累, 印度 产业化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的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使得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人才储备库。 中部崛起与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12 表 11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 5 种典型模式对比表 类型 代表 主要内容 实施效果 形成的条件 主要经验 内生技术型模式 美国 重视基础研究; 切实落实风险投资或资助; 中小企业发达。 美国是目前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 政府高度重视;风险投资发达。 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 宏观调控和扶持; 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先仿后创模式 日本 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和干预; 促进“产、官、学”合作; 培养创造性人才。 从 1956 到 1970 年,日本只花了 15年的时间和 60 亿美元,就引进了 13955 项高新技术,掌握了先进国家要用 50 年时间和2020 亿美元的代价所发明的先进技术。 目前日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专利申请国。 建立产官学合作机制; 完善科技法规,制订优惠政策。 积极利用智力资源优势; 增强政策的针对性; 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 技术。 联合协调开发模式 欧盟 成立欧洲空间局; 实施欧盟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 启动尤里卡计划; 伽利略计划。 到 2020 年为止,参与“尤里卡计划”的企业 和 科研 机构 多 达 万家。 该组织支持的科技合作项目超过2600个,金额超过 220亿欧元。 欧洲优越的网络基础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多个国家在优先领域集成; 欧盟的大力支持。 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扩大,科学研究由国家、区域规模向全球规模发展。 政府导向市场经济模式 新加坡 建立和引导各种资金投入; 实施产学研结合; 建立风险投 资机制。 韩国成为网络游戏产业 最 发达 的国 家 之一;新加坡成为全球重要的集成电路、芯片和磁盘驱动器的生产基地。 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政府对特定产业“有选择性的干预”; 保持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实行“自主培养与国外引进”双管齐下的人才政策; 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出口外包模式 印度 营造政策环境;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 加大资金投入。 软件产业每年以平均42% 的 速 度 强 劲 增长,而世界软件业年平均增长率是 20%。 2020 年 软件产业 产值165 亿美元,占印度国民总产值 的 %。 强化管理; 政府支持; 语言优势。 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中部崛起与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13 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具有相当规模。 目前,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以北京为代表的依靠原始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是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源头之一。 自 1988 年 5 月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的前身)成立以来,北京凭 借自身在科研、技术、区位、经济等方面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原始技术创新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 模式实施的主要内容:( 1)改善区域创新的硬环境。 从硬环境建设上看,北京市政府近年来投巨资加快城市环线快速路系统(已全部开通的四环路和部分开通的公路一环)和城市地铁与轻轨建设,极大的改进了科技园区对外交通环境。 同时,政府利用宽带技术加速城市通讯网络设施建设,为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交流提供信息平台。 ( 2)推进官产学研协同创新,营造区域创新的软环境。 北京市政府通过设立促进官产学研相 互联系的协议性机构和组织(如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五方联络会议)以及大学与政府共建机构(如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等),促进政府、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密切联系,营造了利于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软环境。 ( 3)推进孵化器建设,构筑地方创业支撑体系。 北京市政府积极推进孵化器建设, 2020 年全市孵化器总数已达 61 家,占全国的 15%,建立大学科技园 14 家,孵化面积达 64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 2082 家,毕业企业 354 家,实现销售收入 81 亿元。 政府支持的创业孵化体系的建设,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风险 ,推动了企业创新与新创企业的发展。 ( 4)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 “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实施是北京市政府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内容为两大体系、四个基地和八项示范工程。 通过积极构筑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和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以及建设软件、微电子、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全面改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同时,通过八项示范工程的实施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示范模式,并积极引导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模式的实施效果: 2020 年 全市 高新技术制造业 ( 未含软件产业 ) 完成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 %,实现总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实现销售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 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亿元,同比增长 %。 软件产业销售收入 达 380 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 15%以上。 全年 成交技术合同 32173 项,比上年增长 %,技术交中部崛起与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14 易总额 亿元,增长 %。 其中技术交易额 亿元,增长 %;实现合同额 120 亿元,增长 %。 模式形成的条件分析( 1)科研和技术优势。 北京是全国科 技和教育事业发达的地区。 北京拥有 61 所高等院校 、 42 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 、 608 名 院士。 另外, 北京 地区 现有中央和市级独立科研机构 496 个,居全国第一,科技水平和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 ( 2)区位优势。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实力能够吸引国内外巨大的人才和资金,为北京高科技产业发展开辟了巨大的市场。 ( 3) 经济优势。 北京是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 1998 年 GDP 仅次于上海,全国社会发展能力指数居首位 ), 其经济实力的优势必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模式的主要经验: ( 1)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 北京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点地区。 在实施国家战略中,北京市重视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做出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发展首都经济的战略抉择,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定准了方向、定好了位置。 ( 2)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保持发展后劲。 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北京市依托现有科技资源和官、产、学、研的组织基础,按照科技产业化的要求,完善了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企业、科研机构、重点大学、中介服务机构、相应的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组成,集中体现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有机 结合。 以苏南地区为代表 的由单纯引进外资走向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以苏州、无锡等为代表的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纷纷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吸收台港和外国资本以及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承接国外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了一条依靠外来投资、消化吸收并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