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公务员申论公文写作分析及范例内容摘要: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用公费变相出国 (境 )旅游的通知》。 也可以省略发文机关,由主要内容 +文种组成标题。 如《关于印发〈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发〔 1999〕 222号 )。 发布规章的 通知,所发布的规章名称要出现在标题的主要内容部分,并使用书名号。 批转和转发文件的公文,所转发的文件内容要出现在标题中,但不一定使用书名号。 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 通知的发文对象比较广泛,因此,主送机关较多,要注意主送机关排列的规范性。 如人事部《关于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主送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 (人事劳动 )厅 (局 )、监察厅 (局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 (干部 )部门、监察局 (室 ): 由于级别、各称不同,主送机关的称法和排列非常复杂,这个序列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下来的。 (二)通知的正文 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这部分的写法跟决定、指示很接近,主要用来表述有关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 晓谕性的通知,也可参照上述写法。 如《国务院关于更改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澳门分社名称问题的通知》,采用了根据与目的相结合的开头方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采用的是以 “ 为了 ” 领起的 “ 目的式 ” 开头方式。 批转、转发文件的通知,根据情况 ,可以在开头表述通知缘由,但多数以直接表达转发对象和转发决定为开头,无需说明缘由。 发布规章的通知,多数情况下篇段合一,无明显的开头部分,一般也不交代缘由。 这是通知的主体部分,所发布的指示、安排的工作、提出的方法、措施和步骤等,都在这一部分中有条理地组织表达。 内容复杂的需要分条列款。 晓谕性通知,有时需要列出新成立的组织的成员名单,以及改变名称或隶属关系之后职权的变动等。 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可以在结尾处提出贯彻执行的有关要求。 如无必要,可以没有这一部分。 其它篇幅短小的通知,一般不需有专门的结尾部分。 批示性公文的决议及范例 一、决议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一)决议的含义 决议在党的机关公文中排列首位,是一种重要的下行文。 中央办公厅对决议的功能给以如下表述: 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在 1993年之前,行政公文中也有决议这种文体,国务院办公厅对其功能的表述是用于 “ 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 ”。 1993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修订时,删去了这一文种。 鉴于此,我们在这里介绍的决议,只是指党的机关公文的 一个文种。 (二)决议的特点 决议是针对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所做出的决策,一经形成,就会在较大范围内对党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例如 “ 文革 ” 结束后不久中央发布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对 “ 文革 ” 、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进行评价的重大政策性文件,对统一党内思想起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决议作为党的领导机关用于重要决策事项的公文,是在党的高级领导机构的会议上研究、讨论后形成的,代表着发文机关的意志,一经发布,其下属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落实,不得 违背,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决议必须经会议讨论,并经表决通过之后才能形成,有严格的程序性。 (三)决议的基本类型 根据决议涉及内容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型: 这类决议涉及的内容比较具体,一般用于批准某项报告或文件。 如《中国 ******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 ******章程〉 (修正案 )的决议》、《中国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等。 对于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可采用 决议的形式进行布置安排,如《 ****四川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坚决贯彻〈 ****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决议》等。 这类决议涉及的内容是原则性的、非事件性的,影响范围更大,影响时间更为久远。 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等。 二、决议的写法 (一)标题和成文日期 决议的标题有三种写法。 ( 1) 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 ****四川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坚决贯彻〈 ****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决议》。 ( 2) 由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中国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 ( 3) 省略发文机关,由主要内容和文种组成。 如《关于确认十一届三中、四中全会增补中央委员的决定的决议》。 决议的成文日期,不像一般公文那样标写在公文正文之后,而是加括号标写于标题之下居中位置。 具体写法有两种情况: 如果公文标题中已包括会议名称,括号内只需写明 “ 年 月 日通过 ” 即可。 如果公文标题 中没有会议名称,括号内要写明 “ 委员会第 次会议 年 月 日通过 ”。 (二)正文 决议的开头部分写决议的根据,一般要写明会议听取了什么、学习讨论了什么、审议了什么、批准或通过了什么,自何时生效等。 如: 中国 ******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 ******章程》 (修正案 ),决定自通过之日起,经修正后的《中国 ******章程》即行生效。 „„ 以上各项要根据会议的内容而定,不必面面俱到。 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复杂,写法也比较灵活多样。 如果是批准事项或通过文件的决议,相对比较简单,这部分多是强调意义,提出号召和要求。 如果是安排工作的决议,要写明工作的内容、措施、要求。 内容复杂时,要明确分出层次并列出各层次的小标题,或者分条撰写。 如果是阐述原则问题的决议,主体部分要有较多的议论,多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把道理说深说透。 所谓 “ 夹叙夹议 ” ,就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介绍情况、提供事实,用议论的方式做公正的评价和精辟的论述。 这部分可有可无。 有时主体结束,全文也就自然结束了,不必再专门撰写结尾。 有时需要写一个结尾 ,多以希望、号召收结全文。 批示性公文的决定及范例 一、决定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一)决定的含义 决定是党政机关公文 ****有的文种。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决定的功能作如下阐述: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中国 ******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决定功能的阐述是: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安排。 决定和决议是近似文种,尤其这两种文体在党的机关公文中并存,在写作实践中,一定要区分二者的不同。 这些不同大致表现在 四个方面: ( 1) 内容有所不同。 决议涉及的内容原则性、理论性较强,而决定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具体,实践性更强一些。 ( 2) 形成程序有所不同。 按规定,决议的形成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而决定,虽然有时也要经过会议讨论通过,但没有规定必须如此。 ( 3) 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决议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 “ 议 ” ,所以较多使用议论;决定则较多用来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不一定要展开充分的议论。 ( 4) 成文日期标写有所不同。 决议的成文日期,用括号标写在标题下方,有时还要包括会议名称;决定可以这样标写 (如党的机关公文对决定 就要求这样标写 ),也可以像一般公文一样,将成文日期标写在正文之后 (这种情况行政公文比较多见 )。 (二)决定的特点 决定虽然没有命令那样浓的强制色彩,但也是一种权威性很强的下行文。 决定是上级机关针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经重要会议或领导班子研究通过后,对所辖范围内的工作所做的安排。 决定一经发布,就对受文单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必须遵照执行。 如《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就要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根据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本决定的要求,结合本地方 、本部门的实际,全面、深入、扎实地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顺利发展。 各地方、各部门要将贯彻实施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本决定的情况于今年 12月 31 日前送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汇总后向国务院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0年第 1号 从内容到口气,都坚定确凿,不容置疑,体现了决定的权威性特点。 决定在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时,同时也提出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要求受文单位依照执行。 如《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 领导小组的决定》中对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做了如下安排: 研究提出西部地区开发战略、发展计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推进西部地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研究提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结构调整、资源开发以及重大项目布局的建议,组织和协调退耕还林 (草 )规划的实施和落实;研究提出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的政策建议,协调经济开发和科教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0年第 6号 决定通过原则、任务、措施、方案的确定和安排,指挥下属单位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决定一般不是向某一个具体单位发出的,行文对象有一定的普遍性。 这是由于决定所涉及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都有全局性的意义。 类似依法行政、西部开发,都是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 即使有时涉及的事件比较具体,其意义也必然是全局性的。 如《 ****中央关于接收宋庆龄同志为中国******正式党员的决定》,就不能简单地看作接受一个人入党的具体事务性文件,它表达了党中央对宋庆龄一生的评 价,也传达了中央的统战政策和组织路线,在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面,有着相当普遍的意义。 二、决定的分类 (一)法规政策性决定 关于建立、修改某项法规的决定,关于贯彻、落实某一法律的决定,关于对某一领域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打击的决定,都属于法规政策性决定。 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等。 (二)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的决定 对重要事项或事关全局 的重大行动做出的决定,具有决策的性质。 一般要阐述基本原则,提出工作任务、方案、措施、要求。 如《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 ****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中央关于恢复沈雁冰同志党籍的决定》等。 (三)奖惩性决定 决定也可以对一些事迹突出、有典型意义的先进个人或集体进行表彰,或者对一些影响较大、群众关心的事故、错误进行处理。 前者如《国务院关于授予赵春娥、罗健夫、蒋筑英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 ****沈阳市委、沈阳市人 民政府关于表彰沈阳黎明服装集团公司的决定》等。 后者如《国务院关于处理 “ 渤海二号 ” 事故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处理决定》等。 奖惩性决定跟用于奖惩的命令和通报作用接近,但层次规格不同。 决定从规格上看低于命令,但高于通报。 一般性的奖惩或者基层单位的奖惩活动,用通报即可。 用于奖惩的这三种文体,在写法上也比较接近。 三、决定的写法 (一)标题 决定的标题一般采取公文标题的常规模式,即发文机关 +主要内容 +文种的写法,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标 题中有时可在主要内容部分加书名号,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确定三国国界交界点的协定〉的决定》,但标题中不得使用其它标点符号。 (二)正文 正文采用公文常用的结构基本型,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写一般是写发布决定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 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开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实施《中华 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质量振兴纲要 (1996年 2020年 )》,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作如下决定: „„ 如果是批准某一文件的决定,则写明批准对象的名称。 如果是表彰、惩戒性的决定,开头部分则要叙述基本事实,也就是先进事迹或事故情况,篇幅要比一般决定长一些。 这实际上也属于行文的根据,跟公文结构的基本型仍是一致的。 主体写决定事项。 用于指挥工作的决定,这部分要提出工作任务、措施、方案、要求等,内容复杂时要用小标题或条款显示 出层次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