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和选择内容摘要:

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 40%,而银行贷款利率往往高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 40%以上,再加上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往往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 10%,因此,发行企业债券的实际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的成本要低得多(见表一)。 此外,由于企业债券市场竞争加剧,证券公司在承销企业债券时往往承销的费率较低,这也是债券融资成本低于银行贷款的原因之一。 表一 银行贷款利率与发行债券利率比较表 三年期 五年期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银行贷款成本 % % % % 发行债券成本 % % % % 两者之差 % % % % 融资性质 银行贷款属于从货币市场融通资金,而发行企业债券则是从资本市场融通 资金。 银行货币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都具有协调金融交易冲突的功能,为克服逆选择、道德风险和搭便车问题提供了降低交易成本的金融解决方案,但是二者降低 交易成本的机理不同。 企业债券融资需要承销商的参与,而银行贷款则没有中间承销机构的介入,只是银行与贷款方之间发生关系。 企业债券与银行贷款在监管机关方面也存在不同。 企业债券的监管机关目前是国家计委,而银行贷款的最终监管机关应当是中国人民银行。 融资效用 融资效用的满足程度与企业的融资偏好有关。 融资偏好又决定于企业融资 的内外部环境。 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促使管理者理智地在债券融资方式与银行贷款方式之间进行选择,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但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往往偏好银行贷款。 其主要原因有: 其一,国有企业在从银行借款时一般很少考虑贷款成本,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模式导致银行与企业不分家,企业可以贷款不偿还,但是在发行债券之后却无法不进行偿还;其二,多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起,在某些年度里,通货膨胀率甚至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使得企业基本上是在无偿地使用贷款资金;其三,某些企业管理人员没有清楚地认识在银行贷款与企业债券融资的不同,所以在选择融资方式时比较单一;其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债券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使一些真正希望通过债券进行融资的企业望而却步。 三、 结论:债券融资是企业融资 方式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在前文对股票、银行贷款和债券三种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如下几点:其一,从国际经验来看,企业融资时遵循的顺序是内部资金、债务融资、股权融资;而我国的融资偏好顺序为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 其二,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采取债券融资方式应当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企业债券融资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相关市场的改革为企业采取债券融资手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债券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比较小,每 年的发行规模基本保持在 300 亿 元左右,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在整个资本市场中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因此,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空间较大。 此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壮大是大势所趋。 法律法规的完善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1999 年 12 月 16 日至 21 日,由国家计委主持召开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修 改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此次《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的修改对规范与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的债券管理条例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企业选择债券融资方式创造了条件:发行主 体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允许债券品种创新,长期债券、浮动利率债券、资产支持债券、金融债券、国际债券和短期商业票据都是可以尝试的债券品种;发行人资格和规模有所放松,对于非国有企业的债券融资监管有所放宽,企业发行债券的规模可以充分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利率的制定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 40%的限制,利率的确定在符合监管条件的同时,将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担保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信用担保、收益担保和权利质押担保等,其中信用担保必须为连带责任担保。 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求企业的融资方式更贴近市 场化运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