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团管理手册内容摘要:

积极参加团的各项活动,完成训练和演出任务; 服从演出安排、尊重老师、尊重团友、促进团内成员的团结; 对外宣传合唱团,维护合唱团的良好形象; 成员应准时参加训练和演出,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不得旷练,无特殊情况不予退团; 认真参加排练,服从安排。 努力学习相应知识,认 真完成作业; 每 次训练必须携带歌篇和纸笔,随时记录指挥或声乐指导的要求; 训练时按指定位置就座,不得随意乱坐,不得随意走动; 整个训练过程要求情绪饱满,精神集中,积极投入; 1不得在训练期间接听、拨打电话或做其他影响自己及他人训练的事情; 1尊重老师、如有不同意见或建议应举手示意,经允许后方可发言; 1自觉爱护训练场地的办公设备,注意保持训练场地环境清洁。 二、成员权利: 接受合唱团的各项培训的权利。 包括音乐基本知识基础培训、合唱与指挥知识培训、声乐培训、仪态训练等; 有监督及对合唱 团的组织工作、训练计划、活动安排等事务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权利; 分享团队的各项荣誉的权利; 参加团队安排的活动; 表现优秀者可以参加演出和比赛。 三、请假: 请假需班级正规请假单; 由班主任签字和辅导员盖章; 请假单及时交给指导老师; 不得做假请假单; 不得随意请假; 如遇参加 表演或比赛 与上课时间相冲突需及时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及辅导员请假; 如无重大事物,表演或比赛期间不准假。 第四章 合唱知识 许多人认为,任何一群人的歌唱都可称之为合唱团。 这是不对的,这种偶然的 歌曲演唱可称之为日常歌咏或群众歌咏活动。 名副其实的歌唱团是一个应充分掌握那些必不可缺的合唱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以表达作品中所蕴藏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思想内容。 合唱团是演唱者有组织的集体,其中必有几个声部的小组,每个小组至少三人。 如女高音 SOPRANO女低音 AITO 男高音 TENORE 男低音 BASSO。 常见的合唱有同声合唱(男声、女声、童声),混声合唱(男声与女声、童声与男女声),演唱形式有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四部等合唱、无伴奏合唱 等。 外国合唱音乐有它的历史,起码有 500── 700 多年 ,从15世纪就 存在。 古希腊戏剧时期 ; 文艺复兴 200 年, 15─ 17世纪 ; 巴洛克时期 150年 17─ 18世纪中叶 ; 古典主义时期 18 世纪中到 19世纪最大发展期 ; 浪漫主义时期 100 多年 19到 20 初 ; 现代派时期。 中国地区与外国不同,有些是民间故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偶然性的多声部组合音乐,大部分都是合唱音乐雏形,有支声复调,与音乐的汪洋大海比起来,还显得不够丰富。 但作为研究很有价值。 中国合唱应从 19 世纪末到 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从西方传入,是第一期。 第二期是学堂乐歌时期。 沈心 工、李淑同的《春游》、《送别》、赵元任的《海韵》( 1927 年 ,中国专业合唱作品第一部)、 第三期 ,30年代初到 40年代末抗战时期聂耳、冼星海 (既有革命的一面 ,又有西方专业技法 )的《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及《黄河大合唱》等可称为合唱之魂。 也还有学院派的一些合唱歌曲。 第四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 50─ 60 年代是辉煌期, 50年代的《祖国颂》、《祖国万岁》; 60 年代的《长征组歌》; 70年代有政治合唱。 瞿希贤的无伴奏合唱《牧歌》,《乌苏里船歌》等许多优秀作品。 合唱声部分为 4 个声部: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 4 个声部。 但每个声部又分第一和第二声部 ,第一、第二、又可各分两个三个、四个声部,这样一共可有 16 个声部。 人声分声部一般把声音轻巧型放在第一声部,有厚度的、大号的、戏剧性的声音放到第二声部,并且相临声部间要有音色的过度,无论男女都是如此。 一、什么样的歌唱才是良好的歌唱。 歌唱是气、声、字、腔、情组成的。 气、声、字、腔是手段,情是目的。 无论是独唱、齐唱还是合唱都要有第一,正确的姿势;第二,正确的呼吸支持;第三,良好的起声;第四,准确的母音状态;第五,圆润的音色(不是明亮,或大嗓门)。 第六,丰满而 集中的共鸣位置;第七,清晰的语言;第八,准确的感情表述。 整个歌唱过程应处于兴奋状态,它能带来好音色,以及好的感情表述。 休息太多容易松弛。 真正的演唱并不是唱一系列的母音 ,于是存在声音与字的结合 ,不同字组合成词 ,不同词组合成句 ,字的不同母音状态使音色发生变化。 不同母音的发音和共鸣部位是不同的,但都要以起声作为基础。 在歌唱过程中,气起着重要作用:气与声、气与字、气与腔、气与情等都是息息相关的。 歌唱就是要解决好这些气 与字、字与声等等的对立统一关系。 起声(即气与声带撞击的瞬间),起声的关键是找 到气与声的正确比例。 发音有点,线随点延,短音是长音的基础。 字正腔圆是目的,不是手段,许多歌唱者重声不重字,不懂各种语言的发音特点 . 呼吸的重要性:“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国外有歌唱家夸张为“歌唱的技巧就是呼吸的技巧”。 不能指望声乐指导提高合唱队水平,因为合唱强调共性,作为合唱指挥要有选择地吸收适用于合唱的声乐技术。 呼吸训练要解决的问题: 吸气量 首先要打破气吸得越多越好,越深越好的观念,应在自然呼吸基础上适当加深,适当加大,以需要为准。 控制机能:主要指吸气后的保持和控制 不应 对立生活与歌唱中的呼吸,歌唱时的呼吸与平时生活的呼吸差别在于生活中的呼吸是下意识的,而歌唱中是有意识的 ,并且主要不同点在吐气,歌唱时的吐气是有控制的。 自然吸气、吐气:呼与吸的时间基本一致。 在歌唱中的呼和吸并不都是一样长,但是吸气后的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6秒钟,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 二、合唱发声训练最基本的要求:齐、准、合。 正确良好的起声(即气与声带撞击的瞬间) ,起声有 硬(急)起声( attack)、软起声 (soft)、缓起声等几种情况。 正确良好的基音。 正确良好的扩大 : 硬起声 吸气后稍加停顿再发音 ,开始练习不要带音乐,不要用乐音,合唱队员以最低、短、轻的音发声,即基音,牙齿不要咬住,要求声音有颗粒状,有弹性,要能听到气与声带的撞击声。 软起声 比硬气声较深的吸气量,发音时要保持一种吸气状态,不是松驰而是控制,发音前有气保持,吸气要足,无重音。 软起声的价值在于音乐作品中的大量歌唱性旋律。 三、关于弱声唱法训练 声的各个共鸣区是可以调整的 ,这不同于乐器 ,要使各个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