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新城总规文本a4--094内容摘要:

潮白 新城道路网采用 方格网 和放射路相结合的方式,由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构成。 主干路规划红线宽度 40 米,次干路规划红线宽度 2540 米,支路规划红线宽度 1525 米。 南区主干道为山青道、枕潮道、厂谊路、厂兴路、厂旺路。 北区形成“两横一纵”的主干道骨架:以大福路、大福南路为“两横”,以工业道为“一纵”。 第 21 条 广场 依据城市布局和功 能分区,结合城市中心和居住区建设,规划布置城市广场。 第 22 条 停车场 对外出入口 附近设置 的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主要 在城市主要出入口 大厂回族自治县潮白新城总体规划文本( 2020- 2020 年) 12 方向、公交站场附近、组团外围设置。 城区内 机动车停车场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布置 , 规划 布置 在金融、商业、文化、体育、 旅游区 、 居住区 等 大型人流、车流集散点处, 服务半径不应大于 200米 ,其它地区不应大于 300米 ;自行车停车场服务半径宜为 50— 100 米 ,不得大于 200 米。 各类建设应按国家规定配备停车场。 第 23 条 加油站设置 加油 (气) 站服务半径为 公里,加油 (气) 站的选址应符合国家《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加油 (气)站 的进出口宜设在次干路上 , 设置类型应大、中、小型相结合,以小型站为主 , 用地面积 20203000平方米。 第 六 章 绿地系统规划 第 24 条 规划目标 近期构建城市绿地系统骨架,远期将潮白新城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式宜居城市。 至 2020 年,人均公共绿地 平方米 左右,绿地率达到 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 45%以上。 第 25 条 绿地 布局 充分结合现状,着眼城市总体布局,遵循居 民 游憩规律,以大环境绿化和 区 内普遍绿化为基础,采取点、线 、 面 相 结合的 方式 ,形成“沿水筑园、绿线相连,南引北挡,绿块补闲”的规划格局 和 “两带、 多轴、 多 园 、绿心 ”的绿 地布局 结构。 “两带”指沿 潮白河 和群英干渠建设的两条绿化带; “多园”指建设多处综合(专类)公园,以及星罗棋布 、 散点布置在城市内的小游园、街头绿地和绿化广场等 ; “多轴”指沿城市道路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 “绿心” 指 结合潮白河滨河绿带建设 ,对城市东南部 半岛 湿地进行有效的保护 和利用 ,使之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城市之肺”。 大厂回族自治县潮白新城总体规划文本( 2020- 2020 年) 13 重点 进行 潮白河 沿线绿化 带 、群英干渠沿线绿化带 以及 山 青道、枕潮道、厂谊路、厂兴路、 厂旺路 沿线绿化 带建设 ;提高绿化建设标准和质量,配套完善各级公园,注重建设方便 居民使用的公共绿地系统。 搞好城市组团之间的绿色生态隔离空间建设 , 在城市边 缘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园、观光果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主题;注重防护隔离绿地建设,城市居住区与主要干道之间、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建立一定宽度的隔离绿带; 预留城市 高压走廊防护绿带。 第 七 章 景观设计导引 第 26 条 塑造 以 水 为魂、以 绿 为根、以 城 为美 的 城市 景观秩序 ,倾力打造水绿新城。 结合潮白河 供水、防洪、生态 、 旅游 休闲的综合功能 ,规划设计滨水生活岸线和绿化 景观 带 ,成为城市景观中最 具魅力的 亮丽风景。 沿群英渠、一分 干渠、 二分 干渠、 三 分 干渠 建设景观绿带, 为生态园林城市注入活力。 第 27 条 规划 将城市划分为城市中心区、综合景观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工业景观区、滨水地带区、居住景观区等特色景观区,各景观区要重点搞好整体景观环境设计,创造景色各异、丰富多彩的景观区域。 第 28 条 规划确定 山青道、枕潮道、厂谊路、厂兴路、厂旺路、观潮道 为城市景观轴线 ; 友谊 大桥、新兴大桥 、 观潮道出入口 、 厂谊路 北出入口、 厂兴路 北出入口、 厂旺路 北出入口、 山青道 东出入口、枕潮道 东出入口、 厂旺路 南出入口 等城市主要出入口及 商业中心、文化体育中心 标志性建筑组群、广场、公园、主要 道路交叉口为景观节点。 城市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应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窗口。 建筑高度 实施分区 控制: 低层区( 3~ 9m):潮白河沿岸 的部分地段 ;高层区( 9~ 24m):潮白河沿岸 的部分地段 和 一般地段; 中高 大厂回族自治县潮白新城总体规划文本( 2020- 2020 年) 14 层 区( 24~ 50m)和高层区( 50~ 100m):中高层建筑主要沿 厂谊路和 水秀道两侧布置。 规划确定城市夜景观的重点区域 为 : 城市中心区、滨水生活岸线 、带状公园和堤顶路(堤顶路是整体把握和远观城市夜景观和白日景观的最佳观赏点、契合点,俯览潮白河景观带的空间廊道)、具有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的公共空间区域、重要景观节点周围 建筑、主干道、城市广场、夜晚向市民开放的公共建筑,如文化馆、影剧院等、城市出入口 等。 第 八 章 市政工程规划 第 29条 给水工程规划 近期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 360l/人 d,用水量 m3/d;远期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 430l/人 d,用水量 万 m3/d。 规划给水厂拟建在 厂旺路 东侧、一干渠 以南。 水厂分期建设,近期 万 m3/d,远期 万 m3/d。 规划水厂占地。 潮白新城水厂建成前,可利用正在实施阶段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配水,满足规划区初期发展用水需求。 管网建设遵循安全、 经济、合理的原则,力求以最短的距离铺设管网,满足供水要求。 配水管网采用环枝结合的方式布置,管网最不利点自由水头按 24 米考虑。 规划水源地选择在鲍丘河以东、规划区东北方向王果子村一带,水源为深层地下水。 第 30条 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潮白新城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量计算采用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 q=2020(1+)/(t+8) 规划北部组团雨水就近分散排入群英一分干渠、南部组团雨水就近分散排入 辛半沟和 群英三分干渠。 大厂回族自治县潮白新城总体规划文本( 2020- 2020 年) 15 规划南、北两座污水处理厂。 北厂厂址,在群 英一分干渠北侧、 厂旺路以东,规划北部组团的东南部, 2020 年处理规模 m3/d,占地约 ;南厂厂址, 在群英三分干渠南侧、 厂旺路东侧,规划南部组团的东 部 , 2020 年处理规模 m3/d,占地约。 污水处理厂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分期进行建设。 第 31 条 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期末, 潮白新城最大 用电 负荷为 ,人均用电指为 ,平均负荷密度为。 规划建设邵府 220KV 变电站 ,主变容量规划为 3X180MVA,新建两座 110KV变电站,总容量为 250MVA。 规划 6座 10KV 开闭所,每座开闭所均为双电源进线,出线在10 路左右,容量一般在 10MVA左右。 新建 220KV、 110KV 线路主要由规划区外缘通过或沿规划道路布置。 高压走廊宽度: 220KV 线路按 30~40 米控制, 110KV 线路按 15~25 米控制。 10KV 线路采用架空与地下电缆敷设相结合方式。 第 32 条 电讯工程规划 规划期末,潮白新城电话主线普及率 35%,电话实装门数 万门,交 换机容量。 规划设置一座电话交换母局,该局交换机容量规划为 万门 , 模块局及电话接入网点交换容量共计。 新城电讯线路主要采用通讯管道埋地敷设,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并节约有限的城市地下空间,各家通讯部门的电讯线路应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结合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新城规划 1 座邮政支局 4 座邮政所。 第 33 条 供热工程规划 规划 2020 年 新城 供热普及率达到 85%, 冬季采暖热负荷为 大厂回族自治县潮白新城总体规划文本( 2020- 2020 年) 16。 规划新城采用以集中供热锅炉房供热为主,其它能源供热为补充的供热结构。 在北区、南区 各建设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负担各区的集中供热热负荷。 热水供热管网采用两级设置,集中供热锅炉房外供热媒为 高温热 水。 热水供热管网采用枝状布置,直埋敷设,工业区内蒸汽管网在不影响城市景观情况下,可采用地上架空敷设。 第 34 条 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采用来自华北石油廊一联合站天然气管线天然气作为新城主 导 气源。 在新城东 部 建设天然气门站一座,该门站兼调压、计量功能,控制占地 ~ 公顷。 天然气供应普及率取 98%,总耗气量为 万 Nm3/年。 天然气管网采用中压一级压力系统,逐步形成环状为主、环枝结合 的管网结构。 第 35 条 管线综合规划 各种管线的埋设或架设均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如下: 西侧或北侧:电力电缆、燃气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 ; 东侧或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