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高强度钢研究与发展状况内容摘要:

表明,高硅含量的 TRIP 钢与低合金高强度钢相比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抗拉强度,其成分系列有: C— Mn— Si— N— V, C— Mn— Si— Ti 和 Si— Nb 等。 但硅含量高将导致带钢表面产生红色氧化皮以及热镀锌性能变差等缺点。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侧重于用其它元素 (如铝、磷等 )部分取代 硅,以降低钢中的硅含量,改善涂镀性能,并通过添加铌、钒、钛及钼等元素来提高 TRIP钢的强度。 3 复相钢 复相钢的组织与 TRIP 钢类似,其主要组织是细小的铁素体和高比例的硬相(马氏体、贝氏体 ),含有铌、钛等元素口。 通过马氏体和贝氏体以及析出强化的复合作用, CP 钢的强度可达 800~1000MPa,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和扩孔性能,特别适合于汽车的车门防撞杆、保险杠和 B 立柱等安全零件。 依靠合金成分设计、微合金化、控轧控冷技术和连续退火技术,热轧和冷轧高强度带钢可以得到不同的组织,如铁素体 +贝氏体双相组织、铁素体 +马氏体双相组织、铁素体 +贝氏体 +残余奥氏体复相组织和马氏体组织,钢的强度可从500MPa 提高到 1000MPa 以上,甚至可以达到 1200MPa。 实践 表明,由于钢中的微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在非再结晶区控轧时的变形抗力增加,导致轧机负荷变大。 在控轧控冷过程中,钛元素对加热温度和卷取温度很敏感。 板坯加热温度和轧后卷取温度的波动容易导致卷板性能,如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出现非常明显的波动。 对于冷轧高强度结构钢,可以在连续退火过程中通过复相热处理工艺获得不同组织体积比率的铁素体 +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组织。 这种冷轧复相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与常规淬火马氏体钢相在强度相同的条件下,有较高的韧性及塑性,因此在汽车工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4 马氏体钢 马氏体钢的生产是通过高温奥氏体组织快速淬火转变为板条马氏体组织,可通过热轧、冷轧、连续退火或成形后退火来实现,其最高强度可达 1600MPa,是目前商业化高强度钢板中强度级别最高的钢种。 因此,当生产板状产品时,由于受成形性的限制,只能用滚压成形生产或冲压形状简单的零件,主要用于成形要求不高的车门防撞杆等零件以代替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