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发展史内容摘要:

标准螺纹被各国所使用。 工业技术发展的中心,从十九世纪起,就悄悄从英国移向美国。 把英国的技术声望夺过去的人中,惠特尼堪称佼佼者。 惠特尼聪颖过人,具有远见卓识,他率先研究出了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可更换部件的系统。 至今还很活跃的惠特尼工程公司,早在 19 世纪四十年代就研制成功了一种转塔式六角车床。 这种车床是随着工件制做的复杂化和精细化而问世的,在这种车床中,装有一个绞盘,各种需要的 刀具都安装在绞盘上,这样,通过旋转固定工具的转塔,就可以把工具转到所需的位置上。 随着电动机的发明,机床开始先采用电动机集中驱动,后又广泛使用单独电动机驱动。 二十世纪初,为了加工精度更高的工件、夹具和螺纹加工工具,相继创制出坐标镗床和螺纹磨床。 同时为了适应汽车和轴承等工业大量生产的需要,又研制出各种自动机床、仿形机床、组合机床和自动生产线。 1900 年 **精密化时期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单一的车床已逐渐演化出了铣床、刨床、磨床、钻床等等,这些主要机床已经基本定型,这样就为 20世纪前期的精密机床和生产机械化和半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在 20 世纪的前 20 年内,人们主要是围绕铣床、磨床和流水装配线展开的。 由于汽车、飞机及其发动机生产的要求,在大批加工形状复杂、高精度及高光洁度的零件时,迫切需要精密的、自动的铣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