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原文及译文108内容摘要:

① 始过江,谓顾骠骑 ② 曰: “寄人国土 ③ ,心常怀惭 ④。 ”荣跪对曰: “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亳 ⑤ 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 ” ① 元帝:指晋元帝司马睿。 ② 顾骠骑:指顾荣。 荣死后赠骠骑将军。 ③ 寄人国土:西晋建都洛阳,在中原腹地,过江后建都于建业,建业是吴郡属地,故有客居之感。 ④ 怀惭:怀有惭愧知情。 指对不起祖宗。 ⑤ 耿、亳, 字伯仁,袭父爵武城侯,世称周侯,曾任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 ② 直是:只是。 清虚:清静淡泊。 滓秽:污秽;丑恶。 庚亮去拜访周伯仁,伯仁说: “您喜悦些什么,怎么忽然胖起来了。 ”庾亮说: “您又优伤些什么,怎么忽然瘦下去了。 ”伯仁说: “我没有什么可忧伤的,只是清静淡泊之志一天天增加,污浊的思虑一天天去掉罢了。 ” 31. 过江诸人 ① ,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 ② ,藉卉 ③ 饮宴。 周侯 ④中坐而叹曰: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 作楚囚相对。 ” ① 过江诸人:西晋败亡,元帝于建业建立东晋王朝。 士大夫纷纷南渡长江避难。 诸人:指东晋朝廷南渡的士族集团人物。 ② 新亭:古亭名。 ③ 藉卉:坐在草地上。 周侯:周顗。 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 《左传成公九年》: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 ‘ 南冠而絷者谁也。 ’ 有司对曰: ‘ 郑人所献楚囚页。 ’ ”后来用以处境窘迫的人。 从北方渡过长江到建康的一些人,每逢天气晴和的日子常常互相约请到新亭地方,坐在草地开筵饮。 武城侯周顗在 饮宴中间,喟然叹息说: “江南风景跟中原没有两样,只是眼前的山河与中原不一样。 ”在座的人都为之哭泣,泪眼相对。 只有丞相王导神色严肃地说: “大家正应当同心戮力,报效朝廷,收复中原,怎么至于像被俘在晋国的楚囚那样,一味相对悲泣不图振作呢。 ” ① 初欲渡江,形神惨悴 ② ,语左右云: “见此芒芒 ③ ,不觉百端交集。 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① 卫冼马:指卫玠。 ② 惨顇:忧伤憔悴的样子。 ③ 芒芒:通 “茫茫 ”。 广大无边的样子。 太子洗马卫玠刚要渡江, 面容憔悴,神情凄惨,对身边的人说:“见到这茫茫的江水,禁不住百感交集。 如果还没有完全泯灭自己情感的人,谁又能排遣得了这种种忧伤呢。 ” ① 未知名,诣王丞相。 丞相小极 ② ,对之疲睡。 顾思所以 ③ 叩会之,因谓同坐曰: “昔每闻元公 ④ 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 ”丞相因觉,谓顾曰: “此子珪璋特达 ⑤ ,机警有锋。 ” ① 顾司空:指顾和;他的祖父是顾荣,死后被赠为司空。 ② 小极:身体疲乏不适。 ③ 所以:表方法。 ④ 元公:指顾荣死后追赠骠骑将 军,谥号为 “元公 ”。 ⑤ 珪璋特达:珪、璋皆为朝会官员所持之器。 此处比喻人才出众。 司空顾和还没有出名的时候,去拜访丞相王导。 王导有点疲乏,对着他打瞌睡。 顾和考虑着怎样才能和王导见面并请教他的方法,便对同座的人说: “过去常常听元公谈论王公辅佐中宗,保全了江南。 现在王公贵体不太舒适,真叫人焦急不安。 ”王导听见他说,便醒来了。 对在座的人评论顾和说: “这个人才德可贵,很机警,词锋犀利。 ” ① 贺生 ② ,体识 ③ 清远,言行以礼。 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 ① 会稽:郡名。 东晋改为会稽国,治所在山阴。 ② 贺生:指贺循,历任吴国内史,死后赠司空。 ③ 体识:认识见解。 会稽郡的贺生,见解高明远大,按照礼节说话做事。 不只是东南地区的贤人,实在也是海内的优秀人才。 ① 虽隔阂 ② 寇戎,志存本朝 ③ ,谓温峤 ④ 曰: “班彪识刘氏之复兴 ⑤ ,马援知汉光之可辅 ⑥。 今晋祚 ⑦ 虽衰,天命未改。 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 ⑧ 于江南,子其行乎。 ”温曰: “峤虽不敏,才非昔人,明公以桓、文之姿,建匡立之功,岂敢。 ” ① 刘琨:西晋 末为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 两京失陷自己率领军队抗击石勒、刘曜,志在恢复中原。 因为孤军无援,兵败被杀。 ② 隔阂:阻隔。 ③ 志存本朝:志在拯救晋室。 本朝,指晋朝。 ④ 温峤:当时为刘琨谋主。 ⑤ “班彪识刘氏 ”句:王莽兵败,天下大乱。 刘秀即位于冀州,公孙述称帝于蜀汉。 大将军隗嚣,拥兵据陇。 班彪当时客于天水,劝隗嚣拥刘兴汉,认为 “今民皆讴吟思汉,向仰刘氏 ”,汉家必复兴。 ⑥ “马援知汉光之可辅 ”:马援奉使洛阳,见到汉光武帝刘秀,认为刘秀 “恢廓大度 ”、 “才明勇略 ”,是前 世无比的真帝王。 后来辅佐刘秀平定天下,破隗嚣,任陇西太守、伏波将军。 ⑦ 晋祚:晋王朝的帝位。 ⑧ 延誉:播扬声誉。 刘琨虽然被隔离在敌人的军队中 ,但内心里仍志在拯救晋朝。 他对温峤说: “班彪能预知刘氏的复兴 ,马援知道汉光可以辅佐。 现在晋朝虽然衰落了,但天命还没有改变,我想在黄河以北的地区立功,让你在长江以南享受声誉,你愿意做吗。 ”温峤答道: “我温峤虽然不够聪明,才学比不上古人,但是知道您要用桓帝,文帝的品德,建立巨大的功劳,怎么敢推辞我的使命呢。 ” 初为刘琨使来过江。 于时江左营建始尔 ① ,纲纪 ② 未举。 温新至,深有诸虑。 既诣王丞相,陈 ③ 主上 ④ 幽越 ⑤ ,社稷 ⑥ 焚灭,山陵 ⑦ 夷毁之酷,有黍离 ⑧ 之痛。 温忠慨深烈 ⑨ ,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 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 既出,欢然言曰: “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 ① 始尔,开始。 尔,词缀,没有实际义。 ② 纲纪,指国家的各项制度、法纪。 ③ 陈,陈说,叙述。 ④ 主上,皇帝,这里指晋愍帝司马邺。 公元 316 年 11 月,刘曜围攻长安,晋愍帝投降,并被赶到平阳,一年后,被杀。 ⑤ 幽越,幽囚颠越,即流亡监禁。 ⑥ 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 后来也引申泛指国家。 ⑦ 山陵,皇帝的陵墓。 ⑧ 《黍离》,《诗经 王风》中的篇名。 周王室东迁洛阳后,有人到镐京一带,看到原来的宗庙宫室被夷为平地,种上了黍稷等作物,顿起忧伤,哀痛周王室的衰微,便作了这首诗。 后来用以表示亡国。 ⑨ 忠慨深烈:指忠诚愤慨的感情深厚强烈。 泗,鼻涕。 《广韵》解释为涕泗,其实,古时候涕、泗是不同义的。 所谓 “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 后来眼泪鼻涕不分了,都用来 形容哭泣的模样。 深自陈结,真诚地陈说结交的意愿。 厚相酬纳,真诚地表示予以接纳。 管夷吾,字仲,颍上人。 齐桓公的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史记》云: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 温峤出任刘琨的使者初到江南来。 这时候,江南的政权刚开始建立,纲目法纪还没有制定。 温峤初到,对这种种情况很是忧虑。 随即拜见丞相王导,诉说晋帝被囚禁流放、社稷宗庙被焚烧、先帝陵寝被毁坏的惨酷情况,表现出亡国的哀痛。 温峤言语间忠诚愤慨、感情激烈,边说边涕泗 横流,丞相王导也随着他一起哭泣。 温峤叙述实际情况完毕后,便真诚地提出结交的意愿,王丞相也真诚地予以接纳。 温峤出来后,高兴地说: “江南自有像管夷吾那样的人,我还有什么担忧的呢。 ” ① 兄含,为光禄勋。 敦既逆谋,屯据南州,含委职 ② 奔姑孰。 王丞相诣阙谢 ③。 司徒、丞相、扬州官僚问讯 ④ ,仓卒不知何辞。 顾司空时为扬州别驾 ⑤ ,援翰曰: “王光禄远避流言,明公蒙尘⑥ 路次,群下 ⑦ 不宁,不审尊体起居何如。 ” ① 王敦:晋室东迁,与堂兄弟王导一起辅佐晋元帝司马睿,任大将军、荆州刺史,镇守武昌。 公元 322年以武昌起兵谋反,入建康。 当时晋元帝命王导为前锋大都督抵抗王敦。 后元帝任王敦为丞相,他伪辞不受,始返武昌。 光禄勋:官名,掌管皇帝宿卫侍从。 ② 委职:弃职;离开职位。 姑孰:古城名,东晋时始筑,又名南洲,故址在今安徽省当涂县。 ③ “王丞 ”句:王敦谋反,王导天天领着家里子弟到朝廷待罪。 ④ “司徒 ”句:王敦叛变时,王导为司空、扬州刺史。 晋明帝时调为司徒,晋成帝时任丞相,所以这里说有司徒、丞相府的官僚,疑误。 官僚:官属;官府所统属的官吏。 仓卒:匆忙。 ⑤ 别驾:官名,刺史的属官 ,职务是随刺史外出视察的。 翰:笔。 ⑥ 蒙尘:蒙受风尘。 指王导天天诣阙谢罪。 路次:路中。 群下:僚属;部下。 起居:日常生活。 ⑦ 群下:指僚佐下属。 王敦的哥哥王含任光禄勋。 王敦一件谋反以后,领兵驻扎在南州。 王含就弃职投奔姑孰。 丞相王导为这事上朝谢罪。 这时候,司徒、丞相、扬州府中的官员都来打听消息,匆忙间不知应该怎样措辞。 司空顾和当时任扬州别驾,拿起笔来写道: “王光禄远远地躲开了流言,明公每天在路上风尘仆仆,下属们心里都很不安,不知贵体饮食起居怎么样。 ” ① 拜司空,语同坐曰: “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纷纭,遂至台鼎 ②。 朱博翰音 ③ ,实愧于怀。 ” ① 郗太尉:郗鉴,字道徽,官至太尉。 ② 台鼎:古代称三公为台鼎。 ③ 朱博翰音:比喻空名得进,徒有虚名。 朱博:汉人,曾经出任宰相。 翰音,高扬的声音,比喻空名。 郗太尉被任命为司空,对同坐的人说: “我此生的愿望并不多,正赶上世事纷乱,于是官升至三公。 这就像朱博空名得到晋升一样,实在在心里感到惭愧。 ” ① 不作汉语 ②。 或 ③ 问此意,简文 ③ 曰: “以 简 ④应对之烦 ⑤。 ” ① 高坐道人:西域和尚,胡名尸黎密。 据说本是王子身份,后让国与弟,遁身空门。 晋怀帝永嘉年间来到中土,受到当时许多名流,诸如王导、周顗等的敬重。 其品行高洁简约,不学晋语。 与人说话,都要通过翻译。 尸黎密于晋成帝咸和年间去世,享年 80 岁。 他经常在石子冈一带行头陀行,死于梅冈,随即葬在了那里。 晋成帝司马衍为了纪念他,便于冢边建立寺庙,叫高坐寺。 高坐,上座,表示对尸黎密的敬仰。 道人,这里指和尚。 古时偶尔也称得道的高僧为道人。 ② 不作汉语:不学讲汉语。 这里,是 “汉语 ”这 个词汇在文学作品中的首次出现。 ② 或: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有人。 ③ 简文:即简文帝司马昱,字道万,司马炎的幼子, 52 岁时被桓温扶上帝位,在位一年。 按:简文帝即位时,尸黎密已去世了三十多年。 所以,这一则中讲的事当发生在简文帝年轻的时候。 ④ 以简,用以简省。 ⑤ 应对之烦,应酬之类的烦扰 高坐道人不说汉语,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简文帝说: “这样可以省去一些应酬的烦扰。 ”。 诣王公,初下车,隐 ① 数人,王公含笑看之。 既坐,傲然啸咏 ③。 王公曰: “卿欲希嵇、阮邪。 “答曰: “何敢近舍明公,远希 ② 嵇、阮。 ” ① 隐:凭依。 ② 啸咏:亦称歌啸、吟啸、长啸、讽啸等。 啸咏:在晋代极为盛行,以至被视为文人名士风度。 阮籍、王徽之、孙登等人均善于啸咏。 啸咏多半在深山幽谷、茂林修竹之间。 在大庭广众之间,则是一种旁若无人的傲慢行为。 ③ 希:仰慕,引申为仿效。 周仆射举止文雅,仪表堂堂,去拜访王公,下车的时候,有好几个人搀扶着,王公含笑看着他。 落座后,就傲然啸咏起来。 王公问道: “你是想效仿嵇康、阮 籍吗。 ”周顗回答: “ 我怎么敢舍弃眼前的明公,而去效仿遥远的嵇康、阮籍呢。 ” ① ,见卧佛 ② ,曰: “此子疲于津梁 ③。 ”于时以为名言。 ① 浮图:指佛寺,又作浮屠。 ② 卧佛:睡卧的如来佛像。 ③ 津梁:桥梁,引申为起桥梁作用的事物。 此处指普度众生,以脱离苦海。 庾公曾经进入一座佛寺,看见一尊佛像,说道: “这个人因为普度众生太疲乏了。 ”在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名言。 42. 挚瞻 ① 曾作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复出作内史。 年始 二十九。 尝别王敦,敦谓瞻曰: “卿年未三十,已为万石 ② ,亦太早。 ”瞻曰: “方于将军,少为太早;比之甘罗 ③ ,已为太老。 ” ① 挚瞻:字景游,东晋人。 ② 万石:汉代以俸禄多少来表示官职等级。 太守为二千石,挚瞻曾作四郡太守,现又作内史,所以说万石,此处有嘲笑的意思。 ③ 甘罗:战国时秦人,秦相甘茂的孙子。 十二岁为秦上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