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期末复习指导手册内容摘要:

,另一方面注意制作、炊具、餐具卫生。 6~12 月龄婴儿的营养状况最好每个月进行定期的测量,至少每 3 个月测量 1 次。 ~3 岁幼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水 125ml,全日总需水量为 1250~2020m1。 应定时提醒和帮助 他们 饮水,一 般上午、下午各 2~3 次,每次适量 饮水 50~l00ml,。 :指因食物中铁摄入不足,致使体内铁缺乏,造成血红 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一般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婴幼儿 贫血中最常见类型。 此病幼儿发病率最高,对健康威胁大,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婴幼儿疾病之一。 是 铁的主要来源, 不同食物中铁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猪肝、黑木耳、海带含铁最高,其次为肉、蛋和豆类,谷物及蔬菜铁含量较低。 、 肉、血等中的铁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吸收率最高, 10% ~22% ,而其他实物的吸收率远低于这个水平。 7 ,是由于食物中热量、蛋白质摄入不足造 成的营养缺乏症,简称营养不良。 此病以体重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及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为特点,常伴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 元素的缺乏。 ,以过度喂养、运动不足、行为 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 它 是 2l 世纪严重的健康 和社会问题。 为基础、 以行为矫正为关键技术、将健康教育贯彻始终的综合方案。 思考题及答案:。 答:( 1)母乳所含有的营养物质齐全,非常适合于婴儿的身体快速生长发育;( 2)母乳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合适,容易被婴儿消化吸收;( 3)含有其他动物乳类不可替代的具有抗感染作用的免疫活性物质,能够帮助婴儿抵抗疾 病;( 4)母乳喂养有助于增进母子感情,使母亲能细心护理婴儿;( 5)有利于促进母体产后的康复;( 6)母乳喂养安全、方便且经济。 答:( 1)产后尽早开奶,初乳的营养最好。 如分娩顺利,母子健康状况良好,产后开奶时间越早越好。 ( 2)按需哺乳。 应该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 6~8 次以上,即婴儿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喂,不限制喂奶时间和喂奶量。 ( 3)不给新生儿人工奶头和代乳品(水、糖水或奶粉)。 ( 4)教会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的技术。 ( 5)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 D。 ( 6)给新生儿和 l~6 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K。 ( 7)纯母乳喂养应坚持到婴儿满 6 个月。 答:初乳对婴儿十分珍贵,有以下营养特点:( 1)蛋白质含量高。 ( 2)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含有更多的抗体、抗感染蛋白、白细胞抗感染物质,有助于婴儿防御感染及初级免疫系统的建立。 ( 3)初乳中微量元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比成熟乳要高得多。 ( 4)初乳也有通便的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儿的肠道和胎便。 因此,应尽早开奶,产后 30 分钟即可开奶。 6~12 月龄的婴儿。 答:( 1)奶类应是 6~12 月龄 婴儿营养的主要来源。 ( 2)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 3)逐渐让幼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 4)婴儿辅食应单独制作,注意饮食卫生。 6~12 月龄婴儿正确添加辅食的方法。 答:( 1)从一种到多种。 ( 2)由少量到多量。 ( 3)逐渐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 4)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 ( 5)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 6)适当添加,不要强迫进食。 ( 7)注意观察婴儿添加食物后的反应。 8。 答:( 1)固定就餐时间、位置;( 2)适宜的食物量;( 3)品尝各种各样的食物味道,不挑食 、不偏食;( 4)情绪愉快,专心致志地进餐。 1~3 岁的幼儿。 答:( 1)每天保证乳类食物量,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 ( 2)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 3)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 ( 4)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 5)合理安排零食。 ( 6)每天足量饮水。 上下午各 2~3 次,每次适量饮水 50~100ml。 ( 7)确保饮食卫生,严格消毒餐具。 ~3 岁婴幼儿适宜的烹调方式 答:( 1)食物原料应选择新鲜、相对软嫩多汁、质地细腻的食物。 ( 2)食物加工应将食物切碎煮烂,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 ( 3)食物应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法,不宜采用油炸、烤、烙等方法。 ( 4)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宜过咸。 ( 5)膳食花样品种要注意交替更换。 答: ( 1) 零食应以水果、乳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但应不影响幼儿主餐食欲为宜。 ( 2) 应控 制纯能量类零食的食用量,如糖果、甜饮料等含糖高的食物。 第三章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 ? 大脑与神经系统发展 一般掌握: ? 婴幼儿认知能力与思维的发展 重点掌握: ? 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 婴幼儿注意、记忆 、想象的发展 ? 婴幼儿语言的发展 ? 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基础知识点: 9 (约为 390 克 )不到成人脑重 (约 为 1400 克 )的 1/3,脑细胞的体积较小,功能也很不完善 ; 9 个月婴儿的 脑重约 660 克,比新生儿期增长近一倍, 3 岁儿童的脑重达 900~1000 克,为成人 脑重的 2/3。 ,特别是出现了人类特有的动作 —— 手的动作和直立行走。 、不精确的、不协调的,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的、精确地、协调的动作。 ,发展顺序依次是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跃等。 ,以及手眼协调操作物体的能力,多为小肌肉的运动,在全身大肌肉发育后迅速发育。 ~6 个月时儿童视力发展的敏感期。 0~20 分贝。 如果听觉强度在 20~40 分贝为轻度听觉障碍, 40~60 分贝为重度听觉障碍, 80 分贝以上为极重度听觉障碍。 ,而且觉得确实感知过,即为再认;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却在头脑中重现出来,即为回忆。 ~6 个月的婴儿能再认妈妈,从复杂的背景中分辨出妈 妈的脸, , 人不能回忆 3 岁以前的事。 ,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也是思维的基础。 儿童 通过动作适应环境是发展的真正原因。 ,实质也是其智力发展的过程。 ,是一切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 ~18 个月龄的 婴幼儿能够通过偶然尝试而发现新的达到目的的手段,探索新的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