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施工管理工作报告内容摘要:

行操作,而且在必要时根据天气、环境温度等变化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① 核对欲焊接管材规格、压力等级是否正确,检查其表面是否有磕、碰、划伤,如伤痕浓度超过管材壁厚的 10%,应进行局部切除后方可使用; ② 用干净的布清除两管端的油污或异物; ③ 欲将焊接的管材置于机架卡内,使两端伸出的长度相当(在不影响铣削和加热的情况下尽可能短)管材机架以外的部分用支撑托起,使管材轴线与机架中心线处于同一高度,然后用卡瓦紧固好; ④ 置入铣刀,先打开铣刀电源开关然后再合拢管材两端,并加以适当的压力,直到两端有连续的切屑出现后(切屑厚度为 ~ ,通过调节铣刀片的高度可调节切屑厚度),撤 掉压力,略等片刻,再退开活镇宁县 2020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二标段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12 动架,关闭铣刀电源; ⑤ 取出铣刀,合拢两管端,检查两端对齐情况(管材两端的错位量不能超过壁厚的 10%,通过调整管材直线度和松紧卡瓦予以改善;管材两端面音质间隙也不能超过壁厚的 10%,否则需再次铣削,直至满足上要求); ⑥ 将加热板表面的灰尘和残留物清除干净(必须特别注意不能划伤加热板表面的不粘层),检查加热板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 ⑦ 加热板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放入机架,施加规定的压力,直到两边最水卷边达到规定值( 管材壁厚 +); ⑧ 将压力减小到接触压力,继续加热至规定的时间; ⑨ 达到规定时间后,退开活动架,迅速取出加热板,然后合拢两管端,其时间间隔尽可能短,最长不能超过切换时间;冷却规定的时间后,卸压,松开卡瓦,取出连接完成的管材。 管道的三通、四通及变径(有专门的大小头)的焊接方 法同上所述。 ⑩ 加热完毕,对接加热板应迅速脱离待连接件,并用均匀外力使两待连接面对接顶紧,形成均匀凸缘并平滑过渡到管材本体。 卷边凸缘宽度为 58mm,高度为 35mm。 接口保压冷却 36min 后卸开夹具并检查接口质量。 热熔焊接施工注意事项 : ○1 操作人员必须注意遵循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参数; ○2 焊口的冷却时间可适当缩短,但必须保证其充分冷却; ○3 焊口冷却期 间,严禁对其施加任何外力; ○4 每次焊接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外观检验,不符合要求必须切断返工。 ⑫ 管道敷设 一般要求 ① 最小管顶敷土厚度至少在土壤冰冻线以下,且不小于 ; 镇宁县 2020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二标段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13 ② 管道敷设时的弯曲半径不能小于允许最小弯曲半径;( 3)敷设时可充分利用 PE 管道的良好柔性,在地面上将其连成一定长度(不超过100m)的管路后直接进行铺设。 ② 管材直径大于 315mm 时,采用人工配合吊车敷设(吊装时,不能在接头处用力,施力点必须事先采用橡皮材料包裹,用麻绳吊装),管材直径不大于 315mm 时,采用人工敷设。 ③ PE 管道需在沟底标高和管沟地基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敷设。 ④ PE 管道敷设。 依靠自身的柔性克服温度应力,但其弯曲度不能超过其允许弯 曲半径。 ⑤ PE 管道敷设时,应防止划伤、扭曲或过大的拉伸和弯曲。 泵房 工程 ⒈ 泵房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施工放样→挖运土石方→ 基础浆砌石及砼施工 → 墙体施工 → 屋面及地皮施工 → 门窗安装 → 机电安装 → 附属工程 施工。 ⒉ 管道 施工 方法 泵房 基础开挖及浆砌石、砼、钢筋制安等施工参见前述相关内容,这里只对 泵房 砖砌体施工 及 墙面抹灰作及装饰作说明。 ⑪ 砖砌体工程施工程序 砖砌体工程施工程序见砖 砌体施工程序图。 砖砌体施工程序图 ⑫ 砖砌体工程施工方法及说明 砖洒水浸泡 砂浆拌制及运输 砌 筑 养 护 准备工作 铺 浆 镇宁县 2020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二标段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14 ① 拌制砂浆及运输 砂浆采用人工拌制,根据《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砂浆采用的砂料粒径为 ~ 5mm,细度模数在 ~ 之间,砂浆拌制时间不少于 2min。 ② 浆稠度应为 30~ 50mm,当气温变化时,另作适当调整。 ③ 水泥砂浆的配合比按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 通过试验确定。 施工中因特殊情况需要改变水泥砂浆的配合比时,应重新试验,并报请监理单位批准,严禁擅自更改。 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水泥为177。 2%;砂为177。 3%;水、外加剂为177。 1%。 ④ 水泥砂浆的运输主要用人工挑抬,随拌随用。 ⑤ 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用网过滤,使其充分熟化,熟化时间不少于 7 天。 ⑥ 砂浆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水泥、有机塑化剂和冬期施工中掺用的氯盐等的配料精确度控制在177。 2%以内;砂、石灰膏、黏土膏、粉煤灰和磨细生 石灰粉等的配料精度控制在177。 5%以内。 ⑦ 为使砂浆有良好的保水性,掺入适量的无机塑化剂或有机塑化剂。 砌砖的砂浆稠度,按砌砖的砂浆稠度表执行。 砌砖的砂浆稠度 表 序号 砌 体 种 类 砂浆稠度( mm) 1 普通砖砌体 70~ 90 2 烧结多孔砖、空心砖砌体 60~ 80 3 空斗墙、简拱 50~ 70 烧结普通砖平拱式过梁 ⑬ 砖砌体砌筑 ① 提前 1~ 2 天将砖浇水湿润,普通砖、多孔 砖含水率为 10%~ 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为 8%~ 12%。 含水率以水重占干砖重的百分数镇宁县 2020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二标段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15 计。 ② 砌砖体的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并填满砂浆。 ③ 正确、平直地将拉结筋埋入砖砌体中,其外露部分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任意弯折。 砌砖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 GB5020398 第 条规定的限值。 ④ 烧结普通砖砌体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实心砖砌体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筑形式,砖柱不得采用包芯砌法。 ⑤ 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8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宽度一般为 1cm,不能小于 ,也不能大于。 ⑥ 砌砖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应按砖的规格尺寸确定,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 ⑦ 砌砖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洗干净,浇水湿润,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⑭ 养护 ① 外露面砖砌体,养护期内应避免雨淋或暴晒。 ② 砌砖体完工后至少洒水养护 3d。 ③ 浆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 12~ 6h 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至少为 14d。 ⑮ 墙面抹灰作及装饰工程 ① 抹灰前,应先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度,并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设计标号。 混凝土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 镇宁县 2020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二标段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16 ② 抹灰时,涂抹水泥砂浆每遍厚度宜为 5~ 7mm。 水泥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并应在湿润的条件下养护。 冬季施工时,抹灰砂浆应采取保温措施。 涂抹时,砂浆的温度不宜低于 5℃。 ③ 待墙面抹 灰清光并充分干燥后,再进行墙面粉刷施工。 外墙采用贴白瓷砖,内墙刮瓷粉。 机泵 安装 ⒈ 机泵安装方法 ① 测量放线:按照设计施工图对新 机泵 安装前各部位尺寸进行比对,并作好标记。 ② 安装前准备工作:按照测量放点,准确施工砼支座基础。 ③ 利用吊装设备将水泵吊入基坑就位,垫好垫铁,穿好地脚螺栓,调整水泵基础底板高程及水平度 ,拧紧地脚螺栓,复查高程及水平度,并努力保证与设计的要求一致。 ④ 地脚螺栓的安装要求:安装前应将地脚螺栓上的油脂和污垢认真清除干净;螺栓与垫圈、垫圈与水泵底座接触面应平整,不得有毛刺、杂屑;地脚螺栓的紧固,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的 75%后进行,当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螺母的 ~5 个螺距。 ⑤ 当地脚螺栓按要求拧紧后,立即用水泥砂浆将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缝隙嵌填充实,再用混凝土将底座下的空 间填满填实,以保证基础底座的稳定。 5 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我公司内部企业标准,项目部质量管理机构为质量安全科。 质检员、试验员均持证上岗。 同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责任制,明确了各自镇宁县 2020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二标段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17 的责任,进一步增强了质检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充分地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 另外还建立了《质量检查制度》、《质量验收制度》、《质量奖罚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质量体系有效地运行。 质量保证措施 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材料、方法、环境、气候等几个因素加强控制。 人员方面:对作业班组实行了招投标制,选择了素质高、以往 合作较好的外协队伍,进行了培训;材料方面:工程开工前,认真考察了原材料的生产厂家,并对原材料的供货单位进行了招投标,选择了质量较好的供货单位,并签订了供货合同,在合同中明确了质量要求,材料进场后,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方法上: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再编制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同时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如土方回填、钢筋制安、砼浇筑、砌石等,在施工中严格管理,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环境、气候方面:编制雨季施工措施,并天天收听天气预报,随时注意天气变化,以采取措施保证质量。 确保 工程质量合格。 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责任制度 根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程序,分别建立各级领导创优责任制和各级管理部门的工程质量保证责任制。 项目经理对创优工作全权负责并进行组织、推动、决策。 各部门负责人贯彻经理部的“创优规划”,对工程创优组织实施和领导,督促、检查本段内创优工作,对本管段工程创优达标负责。 各级管理职能部门及人员对各自的质量职责工作负责,凡出现重大工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