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内容摘要:

基地、产业学院、技术应用性公司等形式 ,推动专业群与集团下属企业、县域企业多形式产学研合作;完善校企全程参与的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 创建“干中学”学习型教学团队; 借助校企第一线完全互通共享优势,建立基于网络视频 互动系统 的资源共享型高技术实训保障平台,实现校企在实践教学、技术研发上的便捷与高效性 ; 畅通毕业 生通向县(市、区)域及新疆、四 川对口支援区域 的渠道 ; 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 技术服务与培训等方面的校企共赢 ,有效服务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社会发展, 逐步打造 成为 国际知名、国内特色鲜明的 高水平骨干 高职院校。 ( 二 )具体目标 到 2020 年,把学 校 建成一所全日制高职在校生 8000 人, 面向社会的高技能培训人数 年均 16000 人次 , 形成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体, 社会培训 和中外合作办学为两翼的 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定位。 面向 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转型升级对人才的 需求 , 培养 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具有创新与 创业 精神的高素质 高级技能型 人才。 2.专业建设目标。 满足区域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转型 发展需求, 重点 优化 物流装备运用类、物流商务技术类、物流数字信息技术类、 汽车 后服务类 四大 专业群 ,完善企业管理 技术 、财会金融、文化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11 术 等 专业群 ,筹建机电类专业群。 使 学 校 的专业总数达到 31 个, 建成34 个国家级 重点建设 专业, 46 个省级 重点建设 专业。 体系 与 教学改革 目标。 完善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标准融入专业标准的“ 双 证书”制度,校企合作开发一批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 全程导入以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的 综合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 过每年 结合企业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项目实际需要, 立项 300 组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和 200 组 毕业综合实践项目,全面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素质。 创新适应工学结合的分段递进式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学校、企业、社会三方“立体化”考核评价为导向的质量保障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的 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12 门省级精品课程, 实现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开发 2 个国家 级 专业教学资源库。 借鉴国际先进职教经验,运用网络、信息与多媒体等高技术设施设备与手段, 与物产集团的 6大物流基地和 15 大 汽车 多品牌售后维修 中心 合作 建成 国内领先的 虚拟技 术实训平台 ,确保生产经营第一线操作与管理过程可视化、可对话、便捷式 互动。 使 可利用实训设施 设备值 达到 亿元,一次性顶岗实习岗位 450 个。 “ 十二五 ” 期间 , 校内实训 室 达到 89 个 , 外加 1 个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视频互动平台和 1 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生产性仿真实训平台 , 争取建成 12 个 全国 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 2 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到 2020 年, 建设 一支 专任教师 375 人左右,兼职教师师资库 850 人以上 的 专兼职教 师队伍。 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 95%;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 50%, 建设 国家 级专业教学团队 2 支 、 国家级教学名师 2 名。 6. 职业 素质教育目标。 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据行业龙头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借助于先进企业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实施路径,推进学生“专能精、通能强、素质高”的有序递进与提升,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12 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实施企业文化融化、传统文化内化、课程建设深化、校园活动优化、社会实践强化、专业渗透细化等六项行动,内化“爱、学、诚、敬、新”五种德行,提升“自主学习、表达沟通、信息处理、数字运用、团队合作、创 新创业”六种通用能力,惠及全体学生,培养大批知识、技能与素质相协调、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的和谐职业人, 建成有自身特色的国家级职业素质教育基地。 目标。 以 较高的 就业质量 和 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更多的优秀 学 生报考我 校,继续保持文、理科招生 录取 分数线 名 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完善 校企共同参与的 自主招生 体制 , 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联系中心和学校的专业优势,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校学习,每年招收 15人左右的留学生。 以提升就业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 力争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 就业率 、就业质量 继续位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8.社会服务目标。 “十二五”期间年技术服务 总量 力争 年均 800 万以上 ,累积获得专利等知识产权 40 项左右。 面向区域经济与现代生产服务业转型升级需要,开展 新技术和新 技能培训 ,年均培训量达到 16000人次以上 ;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联系中心平台,推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推进对新疆的对口支援工作, 帮助 培养阿克苏地区乃至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的技能型 专门 人才;实现 学校 优质资源面向社会、企业、兄弟院校共享共用。 9.科研目标。 构建 以产学研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 以技术应用性公司为主要 科研 载体 , 以物流技术、汽 车后服务技术、 IT 技术应用开发 、流通业管理技术应用 等 为重点 的科研体系。 在科研项目立项上,争取社会企业项目、政府纵向科研项目和学校自立项目等三方面多元发展 , 逐步提高科研到款率,使社会企业横向科研经费、政府纵向科研经费和学校自身投入经费比例达到 15: 1: 4。 制定合理高效的科研激励机制, 使学校的科研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获得同步增长。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13 10.办学经费投入和环境建设目标。 加强图书资料和图书馆自动化建设 , 今后五年 生均图书每年增加 3 册以上。 校内实训基地设备的总投入不少于 7380 万元。 另 投资 1600 多 万 建成 以 ICT 技术为基础 ,构建校企合作的虚拟现实技术实训平台,通过校企合作视频互动平台和虚拟教学实训平台,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投资 8000 万建设创业创新大楼和物产培训大楼,争取建成首期占地面积300 亩的 上虞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 ,改善实训条件。 加大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力度 , 到 2020年 ,生均占有教学设备资产 达到 2 万 元。 三、 实施 途径 突出 一个 主题 、五年二步到位、 推进 六 项工程。 (一) 突出“ 一个主题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校企合作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办学模式,贯彻落实职业素养与技能研究型高等 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基于政府、行业、学校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 全面推进融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等建设于一体的系统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二)五年二步到位 学校的“十二五”规划分二步完成:第一步,计划在 2020 年力争将学校建设成面向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服务业,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与辐射功能的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第二步,到 2020 年,逐步学校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特色鲜明的一流高职院校。 (三)推进“ 六 项工程” 1. 学校党建 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工程; 2. 学校与 区域相关 龙头骨干 企业紧密合作为核心的 “ 222”学校董事会体制和办学区域资源整合与共赢运作 机制创新工程; 3. 以 校企共同 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素质技能型 专门 人才 ,实现 高质量、高满意度就业 为目的,以专业群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课程综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14 合实践项目教学为抓手的系统化人才培养工程 ; 4. 以提升 领导能力及行业、企业、学校三结合的 双师 素质 能力 为重点的 学校管理育人工程 ; 5.以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 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基础,推进与国际优质高职教育合作建设为推手,开展新疆阿克苏地区职业院校对口援建项目为契机 的 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提升 工程 ; 6. 以 培养 “和谐职业人”为核 心的 惠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校园建设工程。 四、主要举措 (一)创新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升学校科学发展水平 “十二五”期间 , 学校 将按照 物产 集团提出的“融入中心”的党建工作指导思想,将学校党建工作融入教育全过程, 以创建 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 活动 为重点, 提升党员学习能力,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以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 以“ 创先争优 ”活动为载体, 创新学校党建工作。 “十二五 ” 期间 , 学校党建工作要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断强化融入中心意识和高职特色意识,按 照“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培养和谐职业人”的党建工作理念,以党建促成才、以党建促和谐、以党建促发展。 ——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加强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 ,通过 专题调研、主题宣讲、形势政策教育等形式 , 将学习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做到两促进。 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论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 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 校园 和谐、服务 师生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