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内容摘要:

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首先,克服了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够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这种班级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集思广益,促使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生在轻松环境下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 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 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 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四)教师们掌握了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和课堂教学,教师们对现代信息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师们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工作原理;会进行汉字输入;提高了 Office 自动办公软件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够运用网络资源的获取知识和素材;简易课件制作方法。 课题组成员还掌握了 frontpage网页制作技术、 photoshop 常用图片制作技术、教学课件的制作技 术、以及 flash 动画制作等信息技术。 教师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师们现在敢于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并有了自己一定的独特见解,在各级各类活动中都能够将信息技术很好的融合进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五)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共享、个性、主动、互动。 通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培训,学生具备了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这些能力被学生们很自然的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打破了原有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为学生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提供了保障。 共享: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师、同学共 享各种信息资源、学习资源,与整个世界共享资源和知识,学生的学习世界成为了一个可以无限扩展的世界。 他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选择机会。 个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就自己的特殊问题向老师、学生和社会请教,展开讨论;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某些方面更为深入学习和探索,以求得个性的发展。 个性化的学习,个别化的教学在此得以实现,这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发现事物。 主动: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较,具有明显的“非中心化”的特点。 利用信息技术,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学生获取知识不再依赖于教师的分配和传授,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性的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反馈,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互动: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课堂应用使得课堂形成了一个一对一、一对多、多对我的“网络”模式,互动活动的增加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最的外显特征,交互式、合作式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模式。 在这一学习模式中,学生学会了分享、合作、沟通、创造。 (六)取得 的成绩。 自进行课题以来,我们不断思索,不断进步,通过参加相关的比赛来促进自己勉励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中,我们既体验了课题研究对我们的影响,也收获了进行课题研究的成果。 教师方面:我校先后有 12 人次获得市、区电化教育论文评比各类奖项,有三人获得省一等奖,本课题的开题报告也在省评比中获得三等奖。 我校老师撰写的教学设计有5人次获得市区各奖项,另有一人获省一等奖。 课题组教师参加各级性质的公开课、观摩课5节,另有三位老师的评比课在市、区获奖。 一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 学生方面:通过学习和培训学生们也掌 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相关比赛中,共有 46 人获得市、区各奖项。 另还获得市小学生机器人足球比赛二等奖。 在 Intel 求知教育中,我校三名同学的作品获得全国优胜奖。 五、我们的问题 —— 研究反思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由于我们研究组的成员都是一线的教师,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 研究的数据和资料不少,但是有高度的、总结性的东西不够,没有能够提高一个层次来审视和总结课题的结论。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容易犯先入为主的错误,以肯定的态度去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方方 面面,没有能够以科学态度去探究、探索。 从而使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不是科学的探究过程,而是经验推广过程。 3、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量化评价上,不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影响了课题的进一步实施。 六、我们的思考 —— 研究方向 为了使本课题能得以全面顺利实施,取得有实用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要认真总结近两年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明确终极研究目标,健全客观的评价体系,构建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达到“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 究”的研究目的,完成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任务。 下阶段我们的研究方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 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 2、纠正“成绩”即“成果”思想。 课题组成员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时容易把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成绩当成课题研究取得的科学成果。 从而使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