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人家装饰五大优势、五大工艺内容摘要:

校正→ 安装石膏板(自攻丝固定) 注意事项: ( 1) 木工吊顶,木龙骨使用前必须进行防火阻燃处理,应进行三面刨光后涂刷防火涂料,光面朝下与石膏板接合紧密 .涂料必须满涂,覆盖木质,眼观应无木质外露。 吊顶拼装主次龙骨方格间距不大于 400mm,用膨胀螺拴固定。 ( 2)吊顶封石膏板,自攻丝沉入板面 ,间距不大于 200mm。 石膏板接逢处应预留 5~ 8mm的缝隙,缝隙背面必须有龙骨。 石膏板边应刨光不得有毛茬。 ( 3)杉木板吊顶,对接仔细,表面处理平整,钉眼填补到位,油漆后光滑无毛刺。 验收标准: 吊顶应表面平整,吊顶板面不应有气泡、起皮、裂纹、缺角、污垢等缺陷。 板面起拱准确、无翘曲、碰伤、无明显色差。 接口、阴阳角压边严密,接逢顺直严密。 设备口、灯具位置的设置必须按板块分析后,确保美观、套割准 确、不漏缝、布局合理、宽窄一致。 条形板接口位置排列有序,异形板排列合理美观。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骨架安装牢固,主龙骨无明显弯曲,次龙骨连接处无明显错位 目测、手感、全数检查 吊顶位置应准确,所有连接件必须拧紧、夹牢 吊顶面板安装牢固,表面平整、无污染、 折裂、缺凌掉角、凹凸等缺陷 粘贴牢固的罩面板不应有脱层,搁置的好面板不应有漏、透、翘角现象 2m 靠尺、塞尺 每 处 独 立空 间 抽 检相 互 垂 直的 方 向 不少于 2 处 罩面板接缝直线度 ≤ 3mm 5m 拉线,不足5m 拉通线直尺 罩面板压条直线度 ≤ 3mm m 拉线,不足5m 拉通线直尺 罩面板接缝高低差 ≤ 1mm 直尺、塞尺 罩面板压条间距 ≤ 2mm 直尺 (二)门与门窗套 材料:全富桂花面无醛大芯板、阿尔派澳松板、三维牌白乳胶 . 特点: 全富桂花面无醛大芯板的特点: 全富桂花面无醛 大芯板为北京市 著名商标 , 国家免检产品。 全富 EO级细木工板采用东北林区生长的杨木芯板作为基材,中板采用进口柳桉旋切单板和杨木单板;面板选用进口刨切山桂花木面。 几种不同材质、生长在不同地域的木材组合在一起,配以绿色环保的玉米淀粉胶合成,更能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在对基材(芯板 )的加工中,采用高精度的砂光工艺处理,使板面更加平整,涂胶更加均匀,粘贴更加密实,杜绝开胶。 阿尔派澳松板的特点 : 纯正澳大利亚进口产品,不变形,不起泡,不开裂,密度高,绿色环保,油漆效果极佳。 三维牌白乳胶的特点 : 它是原聚醋酸乙烯乳液的改性换代产品,突出的性能是初粘性能好,粘力特强,耐水、耐酸碱,无毒、无味、防冻、阻燃、坚 韧。 是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和 ISO14001 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双绿色”产品,不伤害人体,不污染环境。 工艺流程: 门的制作:选料→ 划线→ 裁料→ 刨料→ 刷胶→ 拼装 → 贴面板→ 平压七天左右→ 收口 门套制作: 划线→打眼→ 预埋→ 木工板安装→九厘板止口安装→贴面板→ 压收口条 窗套制作:划线→打眼→ 预埋→ 木工板安装→贴面板→ 压收口条 木门、窗的制作: ( 1)现场制作门:采用双层整张木工板,严禁使用下脚料。 双层木工板横向错缝开槽 1/2 左右,缝距为 300mm。 外贴饰面板或者澳松板压制而成,压门时间不得小于七天。 双层木工板之间、木工板基层与饰面板之间应涂满白乳胶。 ( 2)所有混油工艺采用澳松板收边,清油工艺门使用天然实木线条收边,严禁使用科技木。 ( 3)门、窗 套:在原门洞、窗洞口内打眼下木楔,间距小于 400mm,木工板做底,用 6cm 圆钉固定,外贴九厘澳松板加饰面板,线条收口,线条厚度为 12mm,挂门一侧使用双层木工板作底。 基板与原墙之间使用环保泡沫胶点注,没出不少于 3 个点,防止涨裂。 ( 4)门窗套采用 F30 直钉固定,钉距以 100mm 为宜,钉帽不得外露,应冲入板内 1— 2mm,门套线与墙面之间不得留有空隙。 ( 5)同一门套饰面板应纹理、颜色接近,门缝平行且偏差小于或等于 2mm,门垂直偏差小于等于 2mm.。 ( 6)门套线接缝紧密、平顺,混油工艺时,收口线条与面板接逢处应预留 V字形槽缝,便于混油基层处理批刮原子灰,避免以后油漆开裂。 油清油门套线为天然实木木线,宽度不低于 60mm ,厚度不小于 10mm,严禁用科技木做门套线,混油线条采用 12mm澳松板加工,对角线误差小于或等于2mm。 选择木线主要看其是否光洁、平实,手感是否顺滑,有无毛刺。 还要注意每根木线是否有结疤、开裂、腐朽、虫眼等现象。 每个门套不得出现2个以上结疤情况,开裂、腐朽、虫眼等不能出现。 ( 7)剔合页槽时应距上下边的距离宜为门窗扇高度的 1/10 左右,并避开上、下冒头,这个位置对合页受力较有利,严禁单在门或门套上剔 槽。 必须保证三只合页。 ( 8)清油做法:门套线不许出现大于 1mm 的钉眼。 线条安装时要高于面板 1— 2mm,待风干 3— 4 天后剔平,严禁损伤板面。 清油面板背面均匀刷白乳胶并用蚊钉固定。 ( 9)安装好合页后要调试,以开至哪里就停在哪里为好,不能有自开或自关现象。 ( 10)小五金应安装齐全,位置适宜,固定牢靠。 ( 11)小五金均用木螺钉固定,不得用钉子代替。 应先用捶打入 1/3深度,然后拧入,严禁打入全部深度。 采用硬木制做的门窗,应先钻 2/3深度的孔,孔径为木螺钉直径的 倍。 ( 12)门锁安装位置应错开中冒头与立挺 的结合处,检查门锁开关是否灵活。 ( 13)门窗拉手应位于门窗高度的中点一下,窗拉手距地面以 — ,门拉手距地面 — 为宜。 ( 14)门窗玻璃应在木工完毕、油漆前安装,以免损坏。 ( 15)当在同一空间内安装多扇门时,应拉通线,以控制门高度的一致性。 ( 16)组装好的门窗框、扇,要用细刨脊砂纸修平修光,不得有刨痕、毛刺和锤印。 ( 17) 包窗套时,如台面要做石材台面,应先安装石材,再做木作。 可避免石材与窗套木作之间接缝过大。 ( 18)卫生间厨房包门套时应预留贴墙砖的厚度,待贴完墙砖再用线条 收口,避免门套线与墙砖接口缝隙过大。 ( 19)清油面板及线条进场后,应及时刷底油保护,避免污染、受潮影响后期工程质量。 验收标准: A、门窗套制作安装牢固、表面应平整洁净、线条顺直、接逢严密、色泽一致,不得有裂 缝翘曲及损坏。 门窗套安装允许误差,正侧面垂直度 3mm,上口水平度 1mm,侧面板平整度 2mm. B、门窗面表面平整光滑,无锤印、无划伤,割角准确、拼缝严密、开关灵活、无阻滞、回弹翘曲和变形、门扇翘曲度不得大于 3mm,门平整度误差不得大于 1~ 2mm。 门扇下沿与地面间留缝除卫生间 8~12mm,其它均为 5~ 8mm,门窗扇与侧框 2~ 3mm. C、板与线条的配色要接近,钉眼的找补要相对接近。 禁止抛光打蜡。 (三)踢脚板线的制作: 材料:九厘澳松板 +饰面板(混油使用三厘澳松板) 工艺:九厘澳松板衬底,饰面板贴面(混油使用三厘澳松板),子弹头实木线条收边。 高度按设计施工。 踢脚线基层用木塞圆钉固定,木塞用电锤打眼,钻头为 10— 12mm,间距小于 400mm,并成之字形排列。 木龙骨隔墙上踢脚线基层需固定在木龙骨上。 标准:平直、美观、压缝严密,安装时发现墙体不直时应作相应处理 后方可安装,接口采用 45 176。 接法,接口处宽度必须一致。 (四)柜体的制作 使用 18mm 厚木工板,根据设计要求加工,柜内板材使用插接固定方式。 在制作非嵌入式柜体时,不靠墙一侧使用双层木工板。 推拉门柜体内隔板收边时采用同等实木线条收边,收边线条与衣 柜木工板走向要相反,刷清漆。 线条不能有明显色差、损伤等情况。 柜内贴清油饰面板,刷清漆。 柜门高度不能大于 1500mm,超过 800mm 时使用 3 个烟斗合页。 背板采用 9mm 板制作。 (五)柜门: 以木工板锯割成条装作木龙骨,宽度不小于 6cm,间距不大于10cm。 双面封贴三厘澳松板。 按设计要求内、外同封饰面板,实木收边。 在预作柜门宽度大于 40cm,高度大于 80cm 的情况下,柜门做法同空心门做法。 (六)木窗帘盒的施工工艺 : 窗帘盒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房间有吊顶的,窗帘盒应隐蔽在吊顶内,在做顶部吊顶时就一同完成。 另一种使房间未吊顶,窗帘盒固定在墙上,与窗框套成为一个整体。 施工要点 窗帘盒的规格为高 100mm,单杆宽度为 120mm,双杆宽度为 150mm 以上,长度最短应超过窗口宽度 300mm,窗口两侧各超出 150mm 最 长可与墙体通长。 做窗帘盒使用 18mm 厚木工板,表面贴清油面板、三厘澳松板或石膏板,粘贴面为窗帘盒的外侧面及底面。 贯通式窗帘盒可直接固定在两侧墙面及顶面上,非贯通式窗帘应使用金属支架,为保证窗帘盒安装平整,两侧距窗洞口长度相等,安装前应先弹线。 (七)暖气罩: 暖气罩通常使用木工板做基层,外贴饰面板或澳松板做边框,罩体尽可能不要使用现场制作,而改由客户采购成品,避免问题。 工艺流程:确定暖气罩的位置 → 打孔下木模 → 制作木龙骨架 → 木龙骨架固定 → 散热罩的框架应刨光、平整 → 暖气罩框架外侧刷白乳胶 →贴饰面板或 澳松板 → 固定。 保证散热片散热良好,罩体遇热不变形,表面造型美观、安全,便于检查维修暖气散热片。 暖气罩的长度应比散热片长 100mm,高度应在窗台以下或与窗台接平,厚度应比暖气宽 10mm 以上,散热罩面积应占散热片面积 80%以上。 活动式暖气罩应视为家具制作,根据散热片的长、宽、高尺寸,按长度大于 100mm,高度大于 50mm、宽度大于 15mm 的尺寸即可。 (八)木门窗制作的允许偏差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