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基本技术内容摘要:

节 接发球技术 接发球的判断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 为了判断发球的旋转性质、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 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 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 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弱。 根据发球的第一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 根据球在空中的飞行弧线判断旋转。 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 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一) 接发球技术的具体运用 接上旋转(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 接下旋长球 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接左侧上下旋球 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 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后仰)并略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下)旋力。 接右侧下、下球 可采用攻球或推挡(搓球或拉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后仰)并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下旋球相同。 接近网短球 用快搓、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接转与不转接 在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可轻轻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线和落点。 接不同性能球拍的发球 长胶 、生胶、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用相应的方法回接。 接高抛发球 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应向拐弯方向提前引拍。 第 七 节 推挡球技术 常用的推挡球技术 (一)挡球 特点与应用 球速慢,力量轻,动作较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 它可以帮助初学者熟悉球性,认识乒乓球的击球规律,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要点: ① 挡球是推挡球技术的基础,初学者应形成正确的动作手法。 ② 引拍时,上臂应靠近身体。 ③ 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调节拍形, 食指用力,拇指放松。 (二)快推 特点与运用 快推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借力还击,速度快,线路变化多。 适用于回击一般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发挥回球速度快的优势,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档,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 它是推挡球最常用的一项技术。 要点 ① 击球前靠近身体,前臂适当后撤引起。 ②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外旋动作。 ③ 转腕动作不宜过大,关键是时机要恰当。 (三)加力推 特点与运用 回球力量重,速度快,击球点较高,充分发挥手臂的推压力量。 比赛中运用加力推可迫使对方离台,陷于被动局面(如侧身正手攻前一板,加力推底线或大角度),与减力挡搭配使用,能有效地调动对方,获得主动。 它适用于对付速度较慢、旋转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较轻、着台后弹起比网稍高的来球。 要点: ① 球拍后撤上引是为了增大用力距离。 ② 击球点适当离身体远一点。 ③ 击球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 ④ 要有效地把身体各部分的力集中在击球的一瞬间。 (四)减力挡 特点与运用 回球弧线低、落点低、力量轻。 回 接对方的大力扣杀或加力推挡时能减弱回球的力量,如与加力推结合运用,可以前后调动对方,是对付中台两面拉或两面攻打法的有效战术,它还常用于接加转弧圈球。 要点: ① 击球前身体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适的前倾角度。 ② 触球瞬间,有意识地做手臂和手腕后收的动作。 ③ 削弱来球反弹力的同时,借来球的力量将球挡过去,回球速度快。 第 八 节 搓球技术 (一)慢搓 特点与运用 慢搓动作幅度大,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 慢搓一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 ,线路稍长的来球。 在对搓中,快慢搓结合起来,可以变化击球节奏,牵制对方。 要点: ① 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 ② 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 ③ 搓加转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二)快搓 特点与运用 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来球的前进力将球搓回,常用于接发球或削过来的近网下旋球,在对搓中,利用快搓变化击球节奏,缩短对方回球的准备时间。 要点: ① 身体重心前移,身体靠近来球。 ② 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 ③ 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 旋弱可用力下切。 (三)搓转与不转球 特点与运用 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 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付削球时,能使自己从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要点: ① 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差异越大越有威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