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内容摘要:

注:平曲线加宽表(略)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 1 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 3 类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的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 2 类加宽值。 第 条 缓和段 当平曲线半径小于表 所列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 四级公路的缓和曲线可用超高缓和段代替。 缓和曲线采用回旋曲线,缓和曲线的长度应等于或大于表 的规定。 行车道的超高或加宽 应在缓和曲线内进行。 第 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各部分的极限指标规定如表 . 回头曲线极限指标 ━━━━━━━━━━━━━━━┳━━━━━━━━━━━━━━━━━━ ┃ 公 路 等 级 项 目 ┣━━━━━━┳━━━━━━┳━━━━ ┃ 二 ┃ 三 ┃ 四 ━━━━━━━━━━━━━━━╋━━━━━━╋━━━━━━╋━━━━ 计算行车速度(公里/时) ┃ 30 ┃ 25 ┃ 20 ━━━━━━━━━━━━━━━╋━━━━━━╋━━━━━━╋━━━━ 主曲线最小半半径(米) ┃ 30 ┃ 20 ┃ 15 ━━━━━━━━━━━━━━━╋━━━━━━╋━━━━━━╋━━━━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米) ┃ 30 ┃ 25 ┃ 20 ━━━━━━━━━━━━━━━╋━━━━━━╋━━━━━━╋━━━━ 超高横坡度(%) ┃ 6 ┃ 6 ┃ 6 ━━━━━━━━━━━━━━━╋━━━━━━╋━━━━━━ ╋━━━━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米) ┃ 2.5 ┃ 2.5 ┃ 3 ━━━━━━━━━━━━━━━╋━━━━━━╋━━━━━━╋━━━━ 最大纵坡(%) ┃ 3 ┃ 3.5 ┃ 4 ━━━━━━━━━━━━━━━┻━━━━━━┻━━━━━━┻━━━━ 第 纵坡 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表 的规定。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 表 ━━━━━━┳━━━━━┳━━━━━┳━━━━━┳━━━ ━━┳━━━━ 公路等级 ┃ 高速公路 ┃ 一 ┃ 二 ┃ 三 ┃ 四 ━━━━━━╋━━┳━━╋━━┳━━╋━━┳━━╋━━┳━━╋━━┳━ 地 ┃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 形 ┃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 ━━━━━━╋━━╋━━╋━━╋━━╋━━╋━━╋━━╋━━╋━━╋━ 最大纵波 ┃ ┃ ┃ ┃ ┃ ┃ ┃ ┃ ┃ ┃ ┃ 3 ┃ 5 ┃ 4 ┃ 6 ┃ 5 ┃ 7 ┃ 6 ┃ 8 ┃ 6 ┃ 9 (%) ┃ ┃ ┃ ┃ ┃ ┃ ┃ ┃ ┃ ┃ ━━━━━━┻━━┻━━┻━━┻━━┻━━┻━━┻━━┻━━┻━━┻━ 在海拔 2, 000 米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的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最大纵坡应不大于 8%。 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 %的纵坡。 第 条 纵坡长度 山岭、重丘区的公路,当连续纵坡大于 5%时,应在不大于表 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3%。 纵坡长 度限制 表 ━━━━━━━━┳━━━━━━━━━┳━━━━━━━━┳━━━━━━ 纵坡坡度 ┃ 坡长限制 ‖ 纵坡坡度 ┃ 坡长限制 (%) ┃ (米) ‖ (%) ┃ (米) ━━━━━━━━╋━━━━━━━━━╋━━━━━━━━╋━━━━━━ >5 — 6 ┃ 800 ‖ >7 — 8 ┃ 300 ━━━━━━━━╋━━━━━━━━━╋━━━━━━━━╋━━━━━━ >6 — 7 ┃ 500 ‖ >8 — 9 ┃ 200 ━━━━━━━━┻━━━━━━━━━┻━━━━━━━━┻━━━━━━ 第 条 平均纵坡 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 坡长和缓和坡段的规定, 以保证车辆安全顺利行驶,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纵坡,一般以接近 %(相对高差为 200- 500 米)和 5%(相对高差大于 500 米)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三公里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 第 条 合成坡度 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与纵坡的合成坡度值不得超过表 的规定 合成坡度值 表 ━━━━━━┳━━━━━┳━━━━━┳━━━━━┳━━━━━┳━━━━ 公路等级 ┃ 高速公路 ┃ 一 ┃ 二 ┃ 三 ┃ 四 ━━━━━━╋━━┳━━╋━━┳━━╋━━┳━━╋━━┳━━╋━━┳━ 地 ┃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 形 ┃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 ━━━━━━╋━━╋━━╋━━╋━━╋━━╋━━╋━━╋━━╋━━╋━ 合成坡度值 ┃ ┃ ┃ ┃ ┃ ┃ ┃ ┃ ┃ ┃ ┃ 10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