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商玮)内容摘要:

项目课程建设,建立以 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根本的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明确专业核心课程。 首先选择 《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和《电子商务客户服务 》 2 门 专业 核心课程 ,通过对企业 相应 岗位的分析, 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并 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 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 开发 出 课程特色教材。 力争建成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1 门院级精品课程。 ( 3) 师资队伍 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是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高超的实践技能的师资队伍。 因此,我们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学源、年龄、职称结构 ,尤其要重视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 建立和健全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或进修制度,使专职教师“双师”素质达到 90%; 并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学历的高级企 业经营人员 作为专业骨干教师,聘请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高技能人员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兼职教师,从而优 化师资结构;利用多种途径全面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 建设,打造出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的专业师资队伍。 ( 4) 实训基地 基于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项目课程 建设中,伴随着 课程内容 的 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 改革。 要变目前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场所(老师讲,学生听)为以实训室 (或企业实际职场)为主要教学场所(学生练,教师指导)。 因此,要加强 实训基地建设,尤 其要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和校外 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目前本专业 与 淘宝、 阿拉丁 等企业 的 合作 基础上 , 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根据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创新意识的特殊需求,建立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训室,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与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探索并找到校企合作的良好模式,建成若干个稳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习基地。 并建立规范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实训过程管理制度、校外实训基地运作和管理制度 等 制度。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改革按照学科边界来设置课程的传统思路,以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设置课程,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工作中的知识结构相吻 合 , 而课程内容则要 真正以“能力形成”为依据 来 选择课程内容 ,彻底改变以“知识系统 性”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的传统,从而形成以 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 ; ( 2)课程内容建设,按照 项目课程的建设方法,通过与企业的广泛、深入的合作,首先完成按照企业实际项目的建设和应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并建立符合课程内容教学的教学方法的 2 门 专业 核心课程的建 设 任务 ,课程建设水平要力争达到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 , 课程的建设思路和方案推广到其它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之中 ; ( 3) 建 设和 完善学生企业 顶岗实习的体制和具体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 ( 4)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和运作管理 ; ( 5)来之企业的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和校内专职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 建设。 、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实施方案、实施方法 : ( 1) 首先剖析电子商务典型企业和关键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并明确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目标工作岗位,并详细分析这些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明确从业人员的核心技能。 ( 2) 在此基础上建立 以 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的,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 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专业的核心 课程, 通过与企业合作, 完成 2 门 核心 课程 的开发,确定 课程 教学 大纲、 课程标准、组织编写课程教学内容 ,并 建立符合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 学生学习和 课程 考试的方式。 ( 3)将 采用“项目课程”开发方法 完成的 2 门 核心 课程 运用到教学实践,观察并检验我们所确定的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存在的 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完善。 在这两门核心课程的成果基础上开发出专业的其余课程。 ( 4)以 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的,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 专业课程 ,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 的场景和实训条件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改革以往的教学方法,建立起一套新、能达到培养目标的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与企业的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建立起校内实训基地,尤其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并建立实训基地的运行和管理体制。 ( 5) 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骨干教师为基础,聘请电子商务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努力建立 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 颖 、具备 “ 双师 ” 素质与 “ 双师 ” 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 ( 6) 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教学活动,创建学生 创新、创业实践场所。 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 : ( 1) 开展企业调研,明确高职毕业生面向的电子商务工作岗位 和 工作任务。 构建 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 、基于工学结合平台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探索符合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的模式。 ( 2) 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和专业带头人为主,并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和完善。 确定 专业的 核心课程(涵盖学生应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 ),并首先选择 2 门课程进行项目课程的开发。 进行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 ( 3) 将 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两门新开发的项目课程 应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与学生 、企业 和人才市场的互动加以修改完善。 实验室、 实训基地管理体制的完善。 ( 4) -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完善各种文档。 可行性分析: ( 1) 项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符合现代 高等职业 教育 发展 的 趋势。 ( 2)电子商务专 业是我院的省级重点专业, 主管部门省供销合作社以及院 、系领导对专业建设工作非常重视, 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经费上将以 1: 1 的经费 支持。 ( 3) 申请项目负责人担任电子商务 专业教研室主任 达八年 ,具有十分丰富的 专业教学 经验 ,连续四年被评为学院先进个人, 2020 年荣获学院优秀党员称号,获 2020 年中华全国供销总社“优秀教师”称号。 ( 4) 电子商务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雄厚,项目组共 8 人,都为一线的教师 及电子商务行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具有丰富的教学 和实践 经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 4人 (其中一人具有博士学 位) ,具有高级以上职称者 4 人,全部为 “ 双师型 ” 教师,职称、年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