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新区十二五规划-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容摘要:

管理权限。 通过 “园镇合一”的实施 明确 各 园区 在 “ 二次创业 ”中的发展 定位和 目标。 (二) 以 建设智慧新城的目标,建设国内首个“智谷”。 围绕 禅城区政府 建设智慧新城的目标, 建成 国内高新区中的 首个“智谷”,成为引领、辐射佛山、乃至国内外的经济科技先进、高端人才聚 集和产业文化创新的创新型高科技园区和智慧型产业高地。 重点发展新 IT、物联网、三网融合、 LED 新材料、智慧型服务业等五大智慧型产业,主要发展研发设计、创意经济、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推进科技与文化、经济、城市和生活的融合。 ( 二 ) 以网络化服务平台为载体,实现跨园区协同创新。 为充分发挥创新经济体孕育和引领的功能,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在现有孵化器的基础上,推动孵化器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进而建立以孵化器为龙头、孵化加速一体化的政策服务体系。 打造基于各园区孵化器的 “一园多中心”创新网络。 第一 ,鼓励和引导 各园区 和社会力量 建设孵化器,在产业关联和技术关联的基础上结合投资和创业辅导等服务功能打造企业共生体; 第二,鼓励和引导基于商业模式的专业孵化器发展,包括结合投资功能提供增值服务的各种孵化器; 第 三,结合孵化器的专业化和园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的建立,形成能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各种公共技术平台; 第 四,在“一区六园”进而与外部孵化器之间 建立 联系、互动和共享机制,包括资源和政策的共享等。 在孵化器发展的基础上设立加速器,从土地、资金、人才和管 14 理等方面满足孵化器毕业企业的高成长需求,在政策上实现孵化加速功能的一体化对接。 进而通过创新创 业、高成长企业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循环互动,实现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良性发展。 ( 三 ) 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园区。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禅城园、顺德园主要承担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功能,重点发展新一代互联网、电动汽车核心部件、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家用电器、工业设计、公共技术研发等;佛山高新区禅城园(禅城经济开发区)主要承担高端服务培育功能,重点发展陶瓷产业高端以及 RFID 产业研发设计、总部经济和科技生态园区等高技术服务业;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南海经济开发区)主要承担高技术生产制造和科技研发功能,重点发展 软件外包、 LED 新光源、平板显示器件、智能家电、新型智能汽车及配件等;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南海工业园区)主要承担高新技术生产制造功能,重点发展环保设备、汽车配件、精密机械等;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主要承担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和科技金融业;佛山高新区顺德园(顺德工业园区)主要承担高端特色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培育功能,重点发展 OLED 产业、汽车配件、智能家电、新型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等;佛山高新区高明园主要承担先进制造功能,重点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 材料等;佛山高新区三水园主要承担先进制造功能,重点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医疗器械、汽车配件、自动化装备制造等。 ( 四 )以高端 金融为依托,打造 创新 科技金融环境。 通过平 15 台和渠道的打造,在吸引国外资本的同时,充分引导和调动佛山民间资本以金融资本的形式投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区域产业振兴和创新能力提升。 随着科技金融环境的完善和高新区管委会的财政资源的不断扩大,建立相应的 新兴产业 培育 基金、 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基金 、科技企业创业发展引导基金。 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加入,利用成熟的外资机构丰富的资源引入先进的投资管理方 法和产业技术力量。 基金的成立可以引领民营资本参与,帮助其分享本地科技经济发展的收益。 鼓励本土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以提 高资本的投资效率 , 努力 撬动 内外金融资本在佛山高新区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市场。 ( 五 ) 以开放创新模式为手段,建立 服务型高新区。 一 是 立足区域产业基础引进科研机构、人才、项目、高技术公司和跨国公司研发 机构 等。 二 是 建立连接外部科技教育机构的接口与平台,或国际招商的桥头堡,以各种方式把目前政府引导开拓的科教网络资源固化下来,把招才引智的特定行动变成经常性合作的开放性创新网络,深度嵌入全球创新网 络。 三 是 在引进与合作的基础上,结合重点产业设立本地科研机构。 四 是 引进与创新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水平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改变产业结构的同时改善对企业创新的服务。 五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佛山高新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有 六 个方面: 16 (一)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发挥信息技术产业升级“助推器”作用,推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重大进展,提 高“三效”(效率、效益、效果),增强“三力”(竞争力、生产力、创造力),促进“三降”(降低成本、降低能耗、降低物耗),凸显 “三省”(节省人力、节省物力、节省财力)。 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传统产业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从总量优势型向总量与效益并重型发展。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佛山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 根据国家、省和市推进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 的部署要求, 加快 实施佛山高新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异化”及“细分市场”战略, 大力培育和发展光电、 新 IT、 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新 医药 、环 保、新能源汽车 和物联网等 新兴产业。 争取用 5年的时间,在高新区范围内新培育 出 3个以上 销售收入超过 500 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 采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重的方针,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和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 向国内外先进园区学习,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力争到 2020 年跨入建设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行列。 到2020 年,佛山高新区要全面实现科技部《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 17 指南》的发展目标,建成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 区。 大力培育 高新技术 产业 基地。 通过引进高端产业和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以特色优势产业高端为核心,以先进制造和高技术为支撑,服务于传统产业升级。 加大力度建设高技术产业 基地 ,重点建设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广东高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区、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园、光伏产业 基地 、 LED新光源产业基地等科技型高技术产业 基地 ,引进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到高新区投资创业,注重培育发展内生型高新技术企业,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环节发展,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 (二) 建设 服务型科技园区 完善高新区支撑服务体系。 建设和完善信息化 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平台、诚信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包括科技金融、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担保、租赁、咨询、评估、知识产权、法律、会计、审计、贸易等内容的园区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机制,提升整合社会科技资源的能力。 积极推动建立包括政府基金、风险投资、产业投资、信贷资金、担保基金等 产业 投融资体系。 建立支持区内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在国内外上市的机制与政策。 营造区内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氛围,促进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资金、人才、产 品、技术等的循环与流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完善产业链。 大力发展 智慧型服务。 重点培育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新兴现代服务业,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 18 制,促使 佛山高新区 成为佛山乃至广东智慧型服务中心,服务带动 佛山高新区“一区六园” 乃至佛山市智慧型产业的发展,推动佛山地区产业信息化、智能化转型。 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高技术服务业是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务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加大政 府引导力度,加快佛山高新区发展科技服务、现代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高技术服务业,重点发展支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的高技术服务业,建立起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共同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引进创新服务资源。 加强行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区内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服务。 实施粤港共同推进高新区建设计划,引导港澳台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到 佛山 高新区开展合作,提供各类科技服务。 积极引导高新区企业 参与 国际科技合作,支持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与高新区共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创 新联盟和人才培养基地。 争取更多的国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落户高新区。 ( 三 )完善科技金融 环境 , 将金融高新区打造为国际金融服务区。 金融高新区既是佛山高新区区别于其他国家级高新区的一大特色,也是佛山高新区走科技与金融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 借助科技部大力推动国家科技金融相结合的契机, 要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之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