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开工前要准备的资料内容摘要:
和现场签证等三个阶段。 1)设计图纸的自审阶段。 施工单位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后。 应尽快地组织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自审图纸,写出自审图纸的记录。 自审图纸的记录应包括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建议。 2)设计图纸的会审阶段。 一般由建设单位主持,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三方进行设计图纸的会审。 图纸会审时,首先由设计单位的工程主设人向与会者说明拟建工程的设计依据、意图和功能要 求,并对特殊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出设计要求;然后施工单位根据自审记录以及对设计意图的了解,提出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建议;最 后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所探讨的问题逐一地做好记录,形成“图纸会审纪要”,由建设单位正式行文,参加单位共同会签、盖章,作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以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 3)设计图纸的现场签证阶段。 在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的条件与设计图纸的条件不符,或者发现图纸中仍然有错误,或者因为材料的规格、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者因为施工单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及时修订时,应遵循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进行图纸的施工现场签证。 如果设计变更的 内容对拟建工程的规模、投资影响较大时,要报请项目的原批准单位批准。 在施工现场的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拟建工程施工档案,作为指导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为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除了要掌握有关拟建工程的书面资料外,还应该进行拟建工程的实地勘测和调查,获得有关数据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拟定一个先进合理、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分析: ( 1)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 建设地区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地 区水准点和绝对标高等情况;地质构造、土的性质和类别、地基土的承载力、地震级别和裂度等情况河流流量和水质、最高洪水和枯水期的水位等情况;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情况,含水层的厚度、流向、流量和水质等情况;气温、雨、雪、风和雷电等情况;土的冻结深度和冬雨季的期限等情况。 ( 2)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 建设地区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的状况 1 施工现场的动迁状况;当地可利用的地方材料状况 i 国拨材料供应状况;地方能源和交通运输状况;地方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状况;当地生活供应、教育和医疗卫生状况;当 地消防、治安状况和参加施工单位的力量状况。 ( 1)编制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是按照施工图确定的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施工方法、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其取费标准,由施工单位编制的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经济文件,它是施工企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工程结算、建设银行拨付工程价款、进行成本核算、加强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 ( 2)编制施工预算。 施工预算是根据施工图预算、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定额等文件进行编制的,它直接受施工图预算的控制。 它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各项成本支出、考核用工、“两算”对比、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基层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 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物质财富再创造的过程,为了正确处理人与物、主体与辅助、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使用与维修以及它们在空间布置、时间排列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一份 能切实指导该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科学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二)物资准备 材料、构 (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 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物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准备;构(配)件和制品的加工准备;建筑安装机具的准备和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 ( 1)建筑材料的准备。 建筑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根据施工预算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 、规格、使用时矿 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出材料需要量计划,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和组织运输等提供依据; ( 2)构(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 根据施工预算提供的构(配)件、制品的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量,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以及进场后的储存地点和方式,编制出其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 3)建筑安装机具的准备。 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小 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和方式,编制建筑安装机具的需 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 4)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 按照拟建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的布置图一提出工艺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能力和需要量,确定分期分批进场时间和保管方式,编制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是搞好物资准备的重要手段。 通常按如下程 序进行: ( 1)根据施工预算、分部 (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拟定国拨材料、统配材料、地方材料、构 (配)件及制品、施工机具和工艺设备等物资的需要量计划 ; ( 2)根据各种物资需薷量计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应合同; ( 3)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 ( 4)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物资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放。 (三)劳动组织准备 劳动组织准备的范围既有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动组织准备,又有大型综合的拟建建设项目的劳动组织准备,也有小型简单的拟建单位工程的劳动组织准备。 这里仅以一个拟建工程项目为例,说明其劳动组织准备工作的内容如下: 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应遵循以下的原则:根据拟建工程项目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领导机构人选和名额;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把有施工经验、有创新精神、有工作效率的人选入领导机构;认真执行因事设职、因职选人的原则。 施工队组的建立要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普工的比例要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符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确定建立施工队组(是专业施工队组,或是混合施工队组,要坚持合理、精干的原则;同时制 定出该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组织劳动力进场 工地的领导机构确定之后,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 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的生活。 、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把拟建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等要求,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和工人讲解交待。 这是落实计划和技术责任制的好办法。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时间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及时进行 ,以保证工程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内容有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月(旬)作业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尤其是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新结构、新材料、 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图纸会审中所确定的有关部位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事项。 交底工作应该按照管理系统逐级进行,由上而下直到工人队组。 交底的方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现场示范形式等。 队组、工人接受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 术交底后,要组织其成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弄清关键部位、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操作要领。 必要时应该进行示范,并明确任务及做好分工协作,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保证措施。 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直接影响其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有章不循其后果是严重的,而无章可循更是危险的。 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 通常内容如下: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构件、配件、制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技术责任制度;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技术 交底制度;职工考勤、考核制度;工地及班组经济核算制度;材料出入库制度;安全操作制度;机具使用保养制度。 (四)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是施工的全体参加者为夺取优质、高速、低消耗的目标,而有节奏、均衡连续地进行战术决战的活动空间。 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为了给拟建工程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和物资保证。 其具体内容如下: 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及给定的永久性经纬座标控制网和水准控制基桩,进行厂区施工测量,设置厂区的永久性经纬座标桩,水准基桩和建立厂区工程 测量控制网。工程开工前要准备的资料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cpecs-b-6房屋建筑部分英文版
from Table according to site type and near and far earthquakes. — 6 — Characteristics period value (s) Table Near or far earthquake Type of site I II III IV Near earthquake Far earthquake The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cpecs-b-7房屋建筑部分英文版
ken to protect the supportingprotecting framework and existing buildings. 1) The maximum horizontal bitshift of supportingprotecting framework of the foundation pit is already larger than 1/200
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技术要求
坡稳定性、基础的适宜性作出评价 ( 3)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岩土物理力学性能,对基础类型和埋置深度、以及对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的防治措施。 提出建议。 ( 4) 钻探点平面布置图及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 ( 5) 动力触探曲线图及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含岩石的天然、饱和、 风干的极限抗压强度,桩侧岩土 摩擦力、桩端承载力、桩端置入深度、软化系数等。 ( 6) 岩土试验成果表。 ( 7) 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