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实验报告内容摘要:
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 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 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2)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坐标增量闭合差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 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 Wy,即 Wx=ΣΔx理, Wy=ΣΔy 理 3) 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 WD 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WK 、 WD= √( Wx178。 +Wy178。 ) 4)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WK =Wd/ΣD、图根导线的 WKP 为 1/2 000。 ① 如果 WK> 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② 如果 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5) 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的原则是将 Wx 、 Wy 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以 vxi、 vyi 分别表示第 i 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vxi=DiWx/ΣD,vyi=DiWx/ΣD 6) 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即Δ Xi′=ΔXi+Vxi。 ΔYi′=ΔYi+Vyi 附: 部分数据处理记录表格 各边长长度测量数据记录表 线段名称 往测 返测 平均值 AB BC CD DE EF FG GH HI IJ JK KL LM MN NO OP PQ QR RZ2 27 Z2Y YX 25 25 25 XW 25 25 25 WV VU UT TS 25 S 原点 25 25 25 原点 Z1 25 Z1A 各边距离数据实录。工程测量实习实验报告
相关推荐
ss...fewer C. little...less D. few...less (9) She is ____ beautiful of the two sisters. A. younger and more B. more young and more C. youngest and most D. the younger and more (10) He can run____ I
间一荷重一沉降 64.测量上的坐标注记方式为 ( )。 A.竖 直向上为 Y轴正方向;水平向右为 X轴正方向 B.竖直向上为 X轴正方向;水平向右为 Y轴正方向 C.竖直向下为 Y轴正方向;水平向左为 X轴正方向 D.竖直向下为 X轴正方向;水平向左为 X轴正方向 65.距离 20 km的地球曲率差约为 ( )。 A. 0. 7 m B. 7 dm C. 1 5 cm D. 7 cm 66.长
盘左观测时为 A C 上半测回,盘右观测时为下半测回。 如两次观测角 值相差不超过容许误差177。 40″ ,则取其平均值作为一 测回的结果。 这一种观测法称为测回法。 其观测 步骤为: B (1)上半测回,盘左 瞄准左方点 (如图 27 中的 A 点 ),读水平度盘 图 27 读数 (LA),记录在表 27 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 部, 瞄准右方点 (如图 27 中的 C 点 )
线段 已知:方位角 а AB, JDA(XA, YA), 直线上 P1 点到 JDA 的距离为 D 则 P1 的坐标为: XP1=XA+D178。 cosа AB YP1=YA+D178。 sinа AB D1D2JD1JD2JD3JD4JD5JD6XYL 1图 54 交点坐标计算 AB图 55 直线段坐标计算 注意:距离 D=P1 的桩号 — JDA 的 YZ 桩桩号 +JDA 的切线长 T。
位置 D、以上都不对水平角的取值范围是( )。 176。 176。 C. 0180176。 176。 4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观测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面间所成的角为( )。 4J2型仪器半测回归零差是( )。 A.≤24″ B.≤12″ C≤18″ D.≤36″4水平角观测通过增加测回数、变化度盘位置的方法来消除( )。 B. 度盘刻划误差 4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
会挡墙施工放样 会计算路线竖曲线及测量 会确定困难地区路基边坡的开挖边界 会路基路面竣工测量及报告编写 任务 2 线路竖曲线测量 任务 3 挡墙施工放样 任务 4 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施工放样 任务 5 路面施工测量 任务 6 路基路面竣工测量 项 目 4 站场 施工 测量 任务 1 单开道岔施工放样 会站场施工放样数据计算及测量 任务 2 双开道岔施工放样 任务 3 渡线施工放样 任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