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大松铺厚度不得小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当填方分段进行时,相邻衔接处坡度陡于1:5时,须将地表松翻,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填筑土方时,材料均匀地摊铺在路堤的整个路堤宽度内并大致平整,以保证路堤的均匀压实。 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0mm(不包括路面厚度)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应将表面翻松深300mm,然后整平压实。 其压实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0mm时应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碾压,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5%。 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但应将原地面以下200-300mm的表土翻松。 中途长期停工或雨天后,路堤表层及边坡须无积水并加以整理,复工时,须经监理工程师重新检验密实度等指标,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 为保证设计路基全宽的密实度,边侧保留50CM的余宽。 待路基基本形成并沉降稳定后按设计断面修整,清除多余土方。 路基每层平整时应有2%的横坡,保证面层排水畅通不积水。 在作业段交接处先填地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搭接长度不小于2M。 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不得做为路堤填筑的部分,应重新填筑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新路堤。 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应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并应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2)零填挖地段零填挖路床面下030CM范围内,土质指标须按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如不符合要求,须再翻挖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要求。 若零填挖地段位于易翻浆的土层上,且翻挖、晾晒等处理后仍不能降低含水量,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则路床须换以透水性良好的土,换土厚度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 路基密实度的检测根据的土质情况和机械化施工的要求,本着既快又准的原则,密实度检测以核子密度仪为主,环刀法为辅。 首先做好核子密度仪对比试验,以确定核子密度仪的准确度,报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同意认可和书面批准后,按要求定期检测,随时抽查。 水泥稳定土施工路床整形、碾压根据标高进行控制, 在基层施工前,在整个路床范围内填筑15CM厚度的水泥稳定土(水泥含量5%,增石灰含量5%)。 水泥稳定土的施工与填土路基施工要求一致。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底基层铺筑前,应对路基进行全面检查,表面平整坚实,无软弹和翻浆现象,路拱合适,排水良好,压实度、强度满足要求。 本工程石灰土底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制,YZ18振动压路机和3Y18/21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 石灰土底基施工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石灰现场拌制整改型碾压验收。 ⑴石灰:采购Ⅲ级以上标准的生石灰,进场前必须检验合格。 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并过10mm筛。 消解石灰要佩戴眼镜,穿胶靴劳动保护用品防止石灰烧伤,为防止大堆石灰的底部消解不透或压实后路基出现膨胀,存灰点堆存石灰的高度不宜超过34M。 消解后的消石灰要尽快使用,未消解的石灰不能使用。 ①土: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10%的粘性土。 ②检查先前施工的土路基用于路基填筑的石灰土,首先应由试验室做出土的原状土和6%石灰土的干密度和标准击实试验。 选择100m路基做试验段,取得相应数据。 A、测量待施工石灰土的基底高程(即先前施工的土路基顶面高程)。 B清除土路基上的垃圾、有机物及草皮等。 然后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要求,并开挖临时排水沟,以保证工作面不积水。 ③布土及洒水闷土:用自卸汽车运载合符标准的粘土按梅花形间距卸土,再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按测定的标高将土大到整平,用压路机稳压一遍后检测布土量,有出入,应增加或刮除。 ④布消解好的石灰:在布好的土层上用白灰划出方格灰线,计算出每个方格的石灰用量,用数量及松铺厚度双向控制石灰用量,布灰由人工进行,一定要均匀。 ⑤拌和:拌和机从边向中间依次翻拌,拌和次数不少于两遍,先从拌和段起点边线向内逐次耕到中心,从中心向外逐次绞耕到两侧边线,如此反复两遍,每次拌和重叠翻拌三分之一,翻拌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配合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特别指出:拌和时应破坏下土层的表面1厘米左右,以利于上下层粘结。 确保在拌和层底部不留有“素土”夹层。 拌和完成后,检测灰剂量和含水量,如石灰剂量不足应增加石灰重新拌和。 如含水量不足应补充洒水。 并视施工季节控制洒水量,加至最佳含水量,洒水量须严格掌握,宜早洒、勤洒,洒水完毕进行湿拌,达到灰土拌和均匀一致,表面细匀平整、基本符合路型,并检查调平整型。 ⑥稳压是灰土进行压实前的试压阶段,在灰土整形约50M时即可开始碾压,用8T碾稳压必须重轮在前自路边向路中央匀速碾压。 如发现高程及平整差异较大,应及时翻松找平,如有横向均匀裂缝,可能是含水量不足所致,须补洒水,拌匀整平。 ⑦碾压时用21T压路机,自路边开始向路中心碾压4~6遍,压实度即可达到或接近要求,否则尽快补压,灰土整理后应及时碾压,当天碾压成型。 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大型过25CM。 ⑧初期养生,石灰土在碾压完毕后5~7天内,采用薄膜掩盖养护。 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以有利于强度的形成,避免发生缩裂和松散现象按照业主要求:6%石灰土利用“宝马”灰土拌和机现场搅拌,现场摊铺均匀,摊铺时表面要求比较平整,并视施工季节控制洒水量,加至最佳含水量,洒水量须严格掌握,宜早洒、勤洒,表面细匀平整、基本符合路型。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二灰碎石基层采用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碾压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碾压时按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碾压方法进行碾压。 ⑴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⑵ 原材料的选用和配合比原材料的选用及材质要求由配合比试验确定。 本工程设计的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碎石=8:16:76。 在工程施工前,有必要进行试验,经试验确定,重新确定最佳设计配合比,最后通过现场试施工、验证。 ⑶ 施工安排根据实际情况,本着“优质、高速、创样板工程”的原则,对本工程施工流水划分作以下安排:根据本工程的特征,本工程分为二段施工。 每个施工段由专人进行指挥,负责二灰碎石基层的施工,每个施工段又分23组,各组之间互相协同,形成流水作业态势。 施工一段,验收一段,以利下一道工序正常进行施工,各段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放样拌制二灰碎石混合料运 输摊 铺整 形碾 压施工准备接缝和掉头处的处理养 生验 收⑷试验路段施工石灰土和二灰碎石层正式开工施工之前,应铺筑试验段,试验路段长度为100m,根据试验路段的施工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选择击实方法、确定松铺系数和碾压遍数。 ⑸ 主要施工方法① 准备下承层底基层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凡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路段,必须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直至达到标准,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② 施工放样在石灰土底基层上再测量后恢复中线,中线152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定指示桩。 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二灰碎石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③拌制二灰碎石混合料用强制式拌和机在场地上进行分批集中拌和。 拌和时要做到:灰块要粉碎,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配料准确,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能接近最佳值;拌和均匀。 ④ 运输和摊铺混合料拌和均匀后要尽快将其运送至铺筑现场,若运距远,车上的混合料需覆盖,以防水份过分蒸发。 二灰碎石混合料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拌和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要相互协调,以减少停机待料的情况。 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要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 20CM分二次摊铺。 二灰碎石分二层施工,全段直线段每20米打一米桩,弯段10米按松铺标高拉线进行摊铺,以控制二灰碎石的标高。 ⑤整形和碾压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摊铺机将混合料进行摊铺,然后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必要时,要返回刮一遍。 混合料摊铺成型后,用振动压路机或三轮压路机初压后,采用现场快速法测定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接近最佳含水量1%时,即可进行碾压,碾压采用摊铺一段,碾压密实一段,碾压设备用YZ18振动压路机或2Y18/21二轮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时采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自两边向中间,由低处向高处逐步碾压。 用压路机稳压后,测量人员及时检查高程,若有高低不平处,高处铲除,低处填平补平,填补处应翻开重新拌合或换填新的混合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禁止贴薄层找平。 碾压时,配合人员跟班作业,碾压轮横向错半轮。 达到规定遍数后,由试验人员检测密实度,不合格时,继续碾压直到合格,压实度合格后,静压一遍成活。 全部碾压操作在混合料运送到工地23小时内完成。 碾压过程中要求满幅碾压,不得漏压,各部位碾压次数应相同,路幅两边应适当增加碾压遍数。 严禁压路机在已成型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刹车,防止破坏成品。 在各施工段端头45M范围内,压路机沿底基层横坡由低向高适当横向碾压,以防止纵向碾压。 端头时使混合料向端头方向,形成裂缝或松散现象。 碾压过程中,适当洒水,使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炎热天气,混合料表面水份蒸发过大时,要及时洒水,适当增大洒水量。 施工段结全部位,碾压时应压过分界线4M左右,保证结全部的密实度。 碾压分段界线、灯坑等处,均应由机械指挥人员插上红色钢筋标志桩,避免碰撞。 ⑥ 验收及交通管制二灰碎石碾压密实后,及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 养生根据天气情况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的第二天开始,采用草袋掩盖养生,应保持表面潮湿或湿润,养生期一般为7天。 采用5T洒水车进行洒水养护。 养生期间以封闭交通为主,严禁履带车辆通过及机动车辆在基层上调或刹车。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根据混凝土板的型号,做好钢筋翻样,钢筋制作根据翻样图进行制作,要求尺寸、数量、钢筋型号准确,每种不同型号的半成品挂牌标明,便于绑扎人员的分类施工。 钢筋绑扎按图纸要求,钢筋的级别、直径、数量、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的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钢筋绑扎后,钢筋负责人进行自检,对有偏差的改进后进行隐蔽验收。 现场施工员、质检员对绑扎钢筋骨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填好验收单,改正错误,达到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后,才能浇捣混凝土。 侧面端头采用钢模板,钢模应先涂钢模油,安装侧模防止模板移位,端头模板支撑必须牢固、位置正确。 控制好混凝土保护层。 模板立模拼装完毕后,进行侧向弯曲、垂直度等检查,经质检监理同意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工作。 施工中严格控制坍落度,不得任意加水,不得有离析现象,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加缓凝减水剂后可适当延长)。 浇捣用插入式和平板式同时振捣,保证混凝土浇捣的密实,并减少侧面气泡的产生。 浇捣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振捣器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2) 振动时应把握尺度,防止漏振和过振,以彻底捣实混凝土,但时间不能太久,以至造成离析。 不允许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式运送混凝土;3)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 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等,不得直接地通过钢筋施加振动;4) 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应辅以插钎插捣,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滑和密实;5) 混凝土捣实后24小时之间,不得受到振动;6) 浇捣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模板变形及漏浆,有发生现象应立即纠正;7) 模板拆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拆除模板。 模板拆卸后,铲净钢模表面,涂钢模油后,再进行下次模板安装。 吸水完成后立即用粗抹光机抹光。 边角等局部抹光机打磨不到之处可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