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三章拉刀设计内容摘要:
算齿距 按表 36 ,粗切齿与过渡齿 取精切齿与校准齿齿距(用角标 j 表示精切齿的参数) 2 )选取拉刀容屑槽形状及尺寸 用曲线齿背。 按表 35 基本槽形,粗 切齿与过渡齿取 h= 4。 g=3,r=2,R=7。 精切齿和校准齿取 h=,g=,r=,R=4 3) 校准齿容屑条件 按表 39 ,取容屑系数 K=,工件最大长度 1=50 齿升量 = ,则 4)校验同时工作齿数 计算 23 满足 3 Ze8 的校验条件. 24 〔 8〕 确定分屑槽参数 综合式拉刀粗切齿与过渡齿用弧形分屑槽,精切齿用三角形分屑槽。 根据表 311,当拉刀最小直径 domin=49mm 时,弧形分屑槽数 nk=12。 槽宽 a 前后齿分 屑糟应交错排列.校准齿及最后一个精切齿不做分屑槽. (9 ) 选择拉刀前柄部形状和尺寸 选用 II 型一 A式无周向定位面圆柱形前柄, d1=45,d2=34 ( 10 )校验拉刀强度与拉床载荷 表 318 . 319,320 计算最大拉削力.注意综合式拉刀粗切齿的切削厚度为齿升量的1 倍,因此确定 lmm 以长度刀刃上的切削力 Fz 时,应按 2ap,确定 Fz。 已知该断面直径为 Φ34 ,则断面面积为 按表 322 ,取拉刀许用应力 拉刀强度校验合格. ( l1) 确定拉刀齿数及每齿直径 取过渡 齿与精切齿齿升量为 、 、 、 、 、 及 . 后四个刀齿齿升量巳小于粗切齿齿升量的 1/2,可称为精切齿,而前面的三个刀齿称过渡齿.过渡齿与精切齿切除的余量 Ag + A j =2x 310, 25 (++++++ )=0. 28mm, 则粗切齿齿数 zc 可下式计算(考虑到第一个粗切齿齿升量一般为零) 粗切齿、过渡齿、精切齿共切余量 =1,剩余 的余量,故决定增加一个精切齿 ,并将各精切齿齿升量稍做调整.最后确定的各齿直径列于图 6 一 l 的尺寸表中 . ( 12)设计拉刀其他部分 前导部: 后导部: 前柄端面至第一齿长度: =110+20+100+50+40=320 颈部直径 d2=d1()= 44 过渡锥长度取 15 拉刀直径不大,不设后柄部。 ( 13)计算和校验拉刀总长 拉刀粗切齿与过渡齿的长度 l5=10 x (10+3)=130 精切齿与校准齿的长度 l6=7x ( 5 + 6 ) = 77 拉 刀 总 长 为 L =L1’ +l5+l6+l7=320 + 130 + 77 + 25 = 552。 26 27 28 第二部分 工艺规程设计 第 4 章 工艺规程编制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工艺规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 技术 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 它是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加工工艺设计的一次重要实践。 它对于培养学生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去工厂从事工艺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 基础基础 及 相关专业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 基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培养学生熟悉和应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分析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和本企业具备的加工条件,掌握从事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进一步培养学生机械制图、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编写技术文件等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科学分析、周密思考、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 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行毕业设计和去工厂从事工艺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艺规程设计的要求 本课程设计要求 是对 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编制一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按教师指定的某道加工工序,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学生对待自己的设计任务必须如同在工厂接受设计任务一样,对于自己所作的技术方案、数据选择和计算结果必须高度负责,注 29 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使整个设计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生产中是可行的。 设计题目:(通常定为) 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的编制。 生产纲领: 300010000 件。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具体要求: 产品零件图 1 张 产品毛坯图 1 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 套 30 第 5 章 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 本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 1. 绘制产品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2. 根据生产类型和所拟企业的生产条件,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 有必要的话,对原结构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3. 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 4.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刀具 、夹具、量具、模具、工具),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5.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可根据课程设计时间的长短和工作量的大小,由指导教师确定只填 写 部分主要加工工序的工序卡片)等工艺文件。 6. 撰写设计说明书。 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是一切有关的生产人员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法规性文件。 制 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 1) 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可靠地达到产品图纸所提出的全部技术条件,并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 ( 2) 尽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其有良好的工作条件; ( 3) 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 ( 4) 工艺规程应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 5) 工艺规程应规范、标准,其幅面、格式与填写方法以及所用的术语、符号、 31 代号等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 6) 工艺规程中的计量单位应全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为了保证工艺规程设计质量,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具备下列原始资料: ( 1) 产品的整套装配图和零件图; ( 2) 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 ( 3) 产品的生产纲领; ( 4) 现有的生产条件与设计条件; ( 5) 有关工艺标准、没备和工艺装备资料; ( 6)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产品零件图样、生产纲领和工厂的生产条件是课程设汁的主要原始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三章拉刀设计
相关推荐
.................................................................... 43 外部实验室 ...................................................................... 43 本章所编制的程序文件 ....................................
性 1串联 1长 1 A 1反比;常数 1 系统;随机 二、问答题 答:测试是测量和试验的综合,是一种研究型的探索型的、论证型的测量过程, 也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答:测试是测量和试验的综合,是一种研究型的、探索型的、论证型的测量过程,也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1) 测量对象 2) 传感器:在测试系统和被测试对象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连接关系,它直接感受被测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是测试系统中的关键部件。
B. CrWMn ( C )+K +A+K+A+K +A+K( A ) ( C ) ,不能进行时效强化的是( A ) ,进行注射成型比较困难的是( D ) ( C )% %% %,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C ) ,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A,不会在恒温下结晶 ( A ) ,不应有下列哪种渗碳体出现?( C ) ,其退火温度应为( D ) +30至50度,其组织为( C ) +A残
( 2)程序指令 刀具补偿的建立与撤销、刀具补偿的意义 基点的计算 旋转坐标系的建立与撤销 相关实践知识 同项目三模块一 模块二 仿真加工 参考学时 2 学时 学习目标 ( 1)熟悉仿真软件; ( 2)实现零件的仿真加工 教学任务 输入本项目零件的加工程序,并实现仿真加工。 三、相关理论知识 同项目三中模块二 四、相关实践知识 同项目三中模块二 模块三 数控加工 参考学时 14 学时
为切削热。 其来源主要有 3 种: ( 1)切屑变形所产生的热量,是切削热的主要来源。 ( 2)切屑与刀具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 3)零件与刀具后刀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传入零件的切削热,使零件产生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特别是加工薄壁零件、细长零件和精密零件时,热变形的影响更大。 磨削淬火钢件时,磨削温度过高,往往使零件表面产生烧伤和裂纹,影响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a) 是长销小平面组合定位情况,图 (b) 是短销大平面组合定位情况。 下面正确选项有( )。 (a) (b) A. .图 (a) 限制了 4 个自由度,图 (b) 限制了 5 个自由度 B. .图 (a)、图 (b) 都限制了 5 个自由度 C. .图 (a)、图 (b) 限制的自由度相同 .D. .图 (a)、图 (b) 未被限制的自由度都是 X E. 图 (a) 限制了 5 个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