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评报告内容摘要:

第 二 部分 教学基本条件 一、 教学团队建设 1. 专业教师师资 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教师 15 名,其中专任教师 7 人, 专职实训 指导 教师 1 名,兼职(课) 教师 7人 , 见表 表 2。 表 1 专职 教师 基本情况 一览 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学位 职称 是否双师 (职业资格证名称) 近三年 在行业企业任职情况及开展技术服务情况 1 王青 男 1968 年11 月 本科 学士 副教 授 双师(钳工 高级 考评员) 20202020,任实训中心副主任,从事实践管理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 2 万学春 男 1975 年 2月 本科 硕士 讲师 双师(数控铣高级、数控铣考评员) 铁四院广州 分 院 助 理 工 程 师 ; 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产品开发 3 李营 男 1980 年 1月 研究 生 硕士 工程 师 双师 ( 工程师 )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 珠海中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开发 ,珠海信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开 发 4 陈首原 男 1964 年10 月 本科 学士 高工 双师( 高级工程师,电工 高级 考评员证 ) 2020 年 12 月至 2020 年 2月广州白云区西环汽车修理厂任副厂长, 2020 年 2月至 2020 年 4 月海南亚州太平洋酿酒有限公司,工程经理 5 陈 武业 男 1951 年 2月 专科以下 讲师 双师(高级电 工 证 ) 广州机务段电气指导 6 亓晓彬 男 1980 年 1月 研究 生 硕士 助讲 否 广州晶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 7 王来荣 男 1966 年11 月 本科 学士 工程 师 双师(工程 师) 2020 年 2020 年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任工程师 8 杜恩明 男 1979 年 3月 本科 学士 助理实验师 否 无 9 表 2 兼职 (课) 教师基本情况 一览 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专业领域 职务 /职称 单位 承担的 课程名称 1 孔润兰 女 1954 年 9月 本科 工程技术 高级工程 师 南海科时敏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专业实训 2 卞青青 女 1983 年 5月 研究生 机电工程 助讲 华南理工大学 机电专业英语 3 黎强 男 1955 年 9月 本科 机电控制 工程师 广州国海电梯技术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4 陈务海 男 1958 年 12月 本科 机电控制 工程师 广州国海电梯技术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5 李路凡 男 1962 年 10月 本科 机电控制 工程师 /科长 广州机务段 专业实 习 6 侯亨国 男 1944 年 8月 本科 PLC 控制 总经理 广州国海电梯技术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7 罗旭煌 男 1961 年 12月 本科 机电控制 工程师 /科长 广州机务段 专业实 习 2. 师资队伍建设 院系两级都非常重视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制定 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责范围等提出 了明确的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生产实践活动,从严治教,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制定了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提升专任教师水平。 主要表现在: ( l)提升 学历 学位。 我院制定 了行之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了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的机制与政策,措施得力,效果突出,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梯队结构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 鼓励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博士学位或研究生课程;鼓励教师积极地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 严格抓好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养了一 批拥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的骨干教师。 通过实习实践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双师素质”专任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使全院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进修氛围。 ( 2)积累企业经验。 作为教师,需严格要求自己,适应社会的变化与教学的要求, 专业 教师每年要带队 学生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 近两个月 ,教师不仅在现场与企业技术人员管理和指导学生实习,也从中学习提高自己。 10 为保证以岗位技能为核心,要求专业 教师走近生产实践第一线。 为此 本专业重视 双师素质 教师的培养。 另外还定期、轮流安排其教师到企业或生产第一线进行实 践,或到企业进行培训。 二、 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在实训课程设置上,依据专业知识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逐层递进的专业技能训练,即: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 职业综合技能。 基本技能通过校内实习工厂生产性实习实现,专业技能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实现,职业综合技能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和锻炼实现。 实践教学条件资源充足,利用率高,实际应用效果好。 (一) 校 内实训 室 建设 校内实训室的建 设,建立 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 、 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室 由于 学院的高度重视,大力 加强了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 近三年 前后投入240 多万资金 ,购置了先进的实训设备,逐渐形成了较真实的职业氛围和设备先进、软硬配套的实训基地。 目前拥有 PLC 实训室、传感器 实训室 、机床电气实训室、机械拆装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等多个的校内实训场所, 使用面积为 800m2,具体见表 3。 表 3 校内 实训室建设情况 一览表 序号 实训 (验 )室名称 面积(m2) 设备金额 (万元) 性质(仿真、模拟、生产性) 实训 (验 )项目 利用率 是否开放 是否共建 1 PLC、变频器实训室 100 30 生产性 PLC 实训、变频器实训 100% 是 否 2 单片机、传感 器实训室 100 30 生产性 单片机实训、传 感器实训 95% 是 否 3 数控电气维 修实训室 100 40 生产性 数控原理实训、数控电气接线实训 100% 是 否 4 电气控制维 修实训室 100 50 生产性 机电传动与控制实训、机床电路实训 90% 是 否 5 自动化生产 线实训室 100 100 生产性 生产线实训 90% 是 否 6 机械拆装实 训室 200 50 生产性 机床拆装实训 90% 是 否 2. 现有设备齐全,完全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要求。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拥有传感器实训台 10 台、机床电气维修实训台 11 15 台、 PLC 实训台 20 台、变频器实训设备 10 套、液压气动实训设备 10 套、先进生产线 2 条、机电一体化系统 3 套。 同 时,全部实训室按照“教学做”一体化设计,全部配备了投影仪,所以 校内实训设备完全能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所有内容的实验实训。 , 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高,实验开出率达到 100%。 学院重 视实践保障机制的建设,每个实训场所均配备有专兼职实训管理员 或实训指导教师。 制 定 了健全的管理制度,设备 运行 良好, 能保证教学班级实训项目进行正常。 (二) 校外 实训基地 建设 根据专业 培养目标要求,积极与企业进行联系,合作建立院外实训基地,供学生进行生产实践。 本专业与 12 家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建立了校外实训 基地。 校外 实训基地 为学生建立 真实的职业氛围,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表 4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实训项目名称 签约时间 备注 1 广州铁道车辆厂 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 顶岗实习 运行良好 2 佛山卓迪机械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 运行良好 3 联升机械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 2020. 7. 3 运 行良好 4 广州市金高达重型机械表面技术 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 2020. 5. 29 运行良好 5 东莞金娃食品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 2020. 6. 21 运行良好 6 广州国海电梯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 2020. 6. 6 运行良好 7 广州友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 运行良好 8 广州海鸥卫浴用品股份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 运行良好 9 南海科时敏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 运行良好 10 广东省机械研究所 专业认识实习 运行良好 11 广州机床厂 专业认识实习 运行良好 12 广州科凌新技术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 运行良好 12 实训基地运行基本正常,每年都能接收本专业学生的实习。 学生在实训基地顶岗培训,执行规范的职业标准,实训的项目是本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不仅能培养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能陶冶学生 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从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为事业和企业献身的精神。 有助于学生真正地领悟到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工程素质要求和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 学院各级充分认识到外校实训 基地在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非常重视 外校 实训基地的建立与运行。 为了确保院外实训基地在高职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发挥其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功能,保证实习基地能正常运行,实训的基地建立和管理都遵从程序进行,实施规范的管理机制。 首先对拟建立 的实习基地的企业都要进行考查评估,选择技术构成较高、管理较好的企业。 校企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条件下签定合作协议书,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举行基地的成立挂牌仪式;实习基地成立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正常运行的措施。 聘请企业负责人或生产和技术经验丰富技术人员担任本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顾问、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参加审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等工作。 同时重视与实训基地的协调,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院外实习基地,学生都能顶岗操作,在技术方面有企业技术人员指导,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训内容的衔接、扩展 ,起到提高学生科技应用和开发能力的作用。 加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严格要求参加实训的学生自觉遵守实习基地的考勤、考核、安全、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实训期间便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了职业道德和企业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院外基地的服务工作,与企业建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形式,学校可为企业职工提供多层次的在职培训。 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建学校技术开发中心或科研与生产联合体,促使企业成为学校科技项目的来源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基地,真正发挥院外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 的作用。 ( 三 ) 近 5年经费投入情况 近 5 年来 学院 对本专业建设先后 投入了共 300 万 元,其中 广州市财政拔款 13 200 万,学院自筹资金 100 万,主要应用于实训室场地建设、实训设备购置、教师技能水平进修、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包括企业聘用教师经费、行业企业调研、专业指导委员会)等。 表 5 近三年建设经费投入一览表 序号 年度 投入金额(万元) 主要用途 1 2020 年 120 实训室建设、设备购置、教师进修 2 2020 年 50 实训设备购置、教师进修、校外实训基地 3 2020 年 70 实训设备购置、专业建设专项 经费 累计总投入(万元) 240 万 经费投入的成效: 1. 实训场地得到保证 近三年来,学院大力建设实训室,本专业增加了近800 平方米的实训室面积,实训场地进行了重新布置,为实训室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 先进实训设备得到保证 近三年来,本专业购置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数控维修实训台、各种机加工设备等真实和仿真的实训设备,为专业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教学项目开发率得到了最基本的保证。 3. 校企合作得到保证 学院每年向专业建设拔 1 万元作为教师联系企业的专业经费,促进了校外实训基地能长期有效的运行。 (四 ) 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考证工作 本专业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指出“双证书”要求。 要求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取毕业证之外,还应具备最少一个技能等级证。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课程按考证要求组织教学,毕业前 必须 获下列 资格证书 之一: 1. 维修电工中级证 或电工上岗证 ; 2. 机 修钳工中级证; 3. 机械 CAD 中级证书。 本 专业 “ 双证书 ” 教育的主要思想是:立足学院,面向社会,实现 教学、培训 与考 证“ 三位一体 ”。 具体做法是: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相应工种,实践教学环节要融合相应工种的技能部分,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自然达到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经过考 试与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