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内容摘要:

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 , 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 ——周恩来 导读: 史料表明日内瓦会议上 , 参加国家达成了和平协议 ,说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取得了一致 , 正是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史料二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 , 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 我们并不要求各国人民放弃自己的见解 , 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节选 ) 导读: 史料反映了求同的基础是亚非绝大部分国家有共同的历史遭遇 , 应在尊重各国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还表明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 ,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关系 , 共同反帝反殖 , 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重难点二 20世纪 70年代外交局面的重大突破 1.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导读: 图示反映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因素之一 , 就是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的国家越来越多。 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 根本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从美国一方讲: ① 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 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 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 , 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③ 美国经济发展缓慢 , 被西欧和日本赶上。 ④ 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从中国一方讲 , 改善中美关系 , 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 , 有三种考虑: ① 是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的需要。 ② 是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 ③ 是解决台湾问题 、 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因此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影响 ① 中美关系缓和是 20世纪 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② 中美关系的缓和 , 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接着 , 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 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 史料印证 】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重难点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的变化及特点 1.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史料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 , 是真正的不结盟。 中国不打美国牌 , 也不打苏联牌 , 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 , 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 , 发展自己的国家 ,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导读: 史料表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不结盟是我国新时期的主要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 , 促进祖国统一 , 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其主要目的。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 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 , 维护世界和平。 不诉诸武力 , 不干涉他国内政 , 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 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实行全方位 , 无敌国外交。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 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 , 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 、 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 , 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 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 史料印证 】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1. 识图 图 1 思考 1: 上图反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中的哪一具体政策。 有什么积极意义。 提示: “ 一边倒 ”。 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 、 捍卫和平 、 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图 2 思考 2: 上图是乔冠华 (中国代表团团长 )在第 26届联大上。 乔冠华 “ 开怀大笑 ” 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它说明了什么。 提示: 直接原因: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 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大加强。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 读表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变化及原因 历史时期 外交政策的调整 调整原因 建国初期 “ 另起炉灶 ”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 一边倒 ”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拒绝承认新中国,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当时的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维护自身主权权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 50年代中期到 60年代末 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中美仍然处于敌对紧张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续表 70年代 “ 一大片 ” ,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80年代 实行 “ 不结盟政策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思考 3: 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 , 中国外交政策的 “ 变 ” 与“ 不变 ”。 提示: (1)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