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内容摘要:

黄成法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王夫之其人 王夫之,湖南人,曾起兵抗清,兵败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人称船山先生。 他对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他认为“ 气 ” 是物质实体, “ 理 ” 是客观规律,“ 气者,理之依也 ” ,他还认为,认识则来源于实践 (“ 纾 ” )。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 位。 代表作 《 日知录 》 、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江 苏 省 上 冈 中 学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制作:高二历史组黄成法 船山先生草堂大门有幅对联,右联: 清风有 意难留我 ; 左联: 明月无心自照人 ;横批: 湘 西草堂。 简简单单的文字带来的既有反清复明的内在 情结,又有浓浓的归隐田园的气息。 思想主张 (1)主张 “ 循天下之公 ” ,反对君主专制。 (2)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主张 “ 经世致用 ”。 (4)认为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应该遵循物质运动的规律。 江 苏 省 上 冈 中 学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制作:高二历史组黄成法 思考: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有何异同。 ( 1)相同: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②经济上:主张 “ 工商皆本 ” ③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 “ 经世致用 ”。 ( 2)不同(思想侧重点): ①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 “ 天下为主,君为客 ” ,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③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江 苏 省 上 冈 中 学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制作:高二历史组黄成法 五、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的条件 ( 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而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2)阶级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 3)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 4)思想因素:文化专制扼杀人的个性,摧残人们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江 苏 省 上 冈 中 学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制作:高二历史组黄成法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比较脆弱,使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 2)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 3)中国文化传统的束缚和影响。 江 苏 省 上 冈 中 学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制作:高二历史组黄成法 专题概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