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方面积,根据压实度1000m2 检测两点检测压实度,选择三个断面( 9 个点)检测压实度,压实度如果满足基床以下路基填筑设计要求,测量其压实高程,并记录测量数据。 如果压实度检测不合格,根据实测压实度与规范要求压实差值大小再进行碾压,初步确定 2 遍,第一遍强振,第二遍静压。 然后按试验检测标准选择三个断面( 9 个点)检测压实度,压实度如果满足基床底层填筑设计要求,测量其压实高程,并记录测量数据。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 编 号 路 — 001 工 程 名 称 路基工程 交底日期 2020329 施工单位 中铁六局 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宁德段高速公路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路基填方 交底提要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第 4 页 (共 7 页 ) 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 分项工程名称 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压路机行走速度:不大于 2km/h。 碾压方式 :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横向重叠压 ,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碾压长度不小于 2m,并对路肩部分加宽50cm 填筑,确保边坡碾压密实,做到不漏压,不留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 第一层试验完毕,进行第二层试验。 在第二层填料前,根据第一层填筑高度、路基宽度、边坡等进行施工放线,恢复边线、中线。 同第一层方法布网格、上土、摊铺整平、测高程、碾压、测压实度等。 所有试验步骤和方法同第一层。 第三层填筑方法及测量方法同一、二层,检测数量符合验标要求。 第一层预计松铺厚度 30cm,第二层预计松铺厚度 29cm,第三层预计松铺厚度 28cm。 收集记录各层详细施工过程、时间、参数及机械组合,列表表示。 、通过以上施工方法完成试验段路基 93 区的路基填筑施工,93 区路基试验段计划实施 4 层, 9 96 区试验段施工方法同样按照 93 区方法进行,压路机碾压次数可以根据路基设计要求压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 编 号 路 — 001。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相关推荐
石;基床底填应采用A、 B 组填料;基床以下填料选用 A、 B 组填料或 C 组填料,但要求不含细粒土、粉砂和软块石土。 路堤 基床以下部分填料中碎石最大料径 不得大于 , 基床底层填料中碎石最大料径 不得大于 6cm, 并且要求大小级配良好的非风化石。 填筑前应对 材料来源 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填料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稳定性 、 耐久性 、 平整度 、 抗滑性 等基本性能。 三、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分,总计 21 分) 路基临界高度是指在最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槽底距地下水位或长期地表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压实度是指工地上压实达到的干容重 与用室内标准击实试验 所得的该路基土的最大干容重 0 之比。 压实度 %1000 K。
mZkNGmZkNGmZkNGmZNGGiii32)(215232)(213231k110221)(22115544332211挡土墙自重部分:第部分:第部分:第)(部分:第部分:对于第 挡土墙的验算: ①抗滑稳定性验算: 荷载组合为Ⅰ,则γ Q1=
土基土质稠度: Wc =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20)》中附表 “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 (MPa)” 公路自然区划: Ⅳ 2 区 土基回弹模量: E0 = MPa 路面参数设计 ( 1)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交通量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 Ne= 107次 ,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该路交通等级为重交通,高速 公路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
n6 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 1 米处各 2 点,中部2 点,有反压护道地段 则增加 1 点。 < 28 平行 10% 11 基床 表层 级配碎石 /级配填筑前 颗粒级配 每 2020m3抽样检验 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粘土及其他杂质含量、大于 的路基验标表 平行 10%、见证 20%、每料场至少检验 2 12 碎石+5%水泥 颗粒密度 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其他项目每一料场抽样检验
( 4),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⑤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 2)至( 5),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⑥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⑦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根据上述强夯施工顺序,在最后一遍点夯夯击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满夯夯击能为 1000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