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格区别内容摘要:

化纵深感,在这类建筑中,你可以看到某种厚重的沉甸甸的东西 ——一种文化意蕴。 就像一首充满着丰富的典故和历史隐喻 的意境美好的诗歌,新古典主义建筑在其表面形式和文化蕴涵之间,创造了一种意义的合成,一种立体的美学合成。 你可以赞美它的深厚,你也可以批评它的古奥,你也可以抨击它的怪诞,但是,你无法否认它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意义。 新古典主义建筑创造了一种与现代主义建筑不同的人性化空间,从而在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改善建筑的亲合性方面,为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建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一味追求高大的体量、宽广的空间、无装饰的整一化的外形,是现代主义建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这从经济和空间的使用角度来看,也许有其合理性。 但是, 建筑从根本上说,毕竟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人类为建筑服务。 因此,作为为人类提供工作、休息、娱乐和活动场所的建筑来说,它应该也必须表现出与人性相关的因素。 把建筑从一种冷冰冰的物,变为一种富有人情的空间;把与社会和自然相隔绝的空间,变为一种同社会和自然展开对话的空间。 这正是新古典主义建筑为新时代提供的一种新价值,一种最有价值的价值。 在这方面,查尔斯 摩尔、文丘里和斯特恩作出了很大贡献。 摩尔的建筑师自宅(加州,奥兰多, 1960~ 1962)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作品。 在创造建筑的人性化,在建立建筑与环境的勾连方面, 摩尔为现代主义建筑师们提供了非常富有启示意义的经验。 克罗兹说: “查尔斯 摩尔是这样一个建筑师:他懂得如何用恰当的手段创造复杂的、令人兴奋的空间、混合了惊奇和熟悉的空间。 ”(注:克罗兹: The History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The MIT Press,Masachusetts,1998:173.)在这座建筑中,摩尔创立了一种搭积木式的设计方法。 他把整个建筑划分为许多独立的部分分别进行设计,然后组合成一个整体。 建筑,对摩尔来说,最重要的是 “创造场所而不是处理形式的配置 ”, 因此, “场所 ”一度成为摩尔乃至许多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的一个重要概念。 现代主义崇拜纯粹的几何形式,并且把这种纯粹形式的完美构成视为终极目标。 摩尔对这样的信念是不屑一顾的。 他鄙视这种信念,并且坚决抵制这种霸道而武断的美学。 他的 “场所 ”决不是来自于形式的拼凑,而是来自于他对建筑与人类的基本需要之间的一致性的敏感的探索。 摩尔在他的建筑师自宅中,对他的 “场所 ”论作了全面的诠释。 摩尔认为,一个人住在一幢单间平房里,而不是住在其大无比的楼房里,从最基本的生活角度说,他会感到舒心愉快。 因此他的住宅,是一座小型独室住宅:阳光 从两边或帐篷式的屋顶照射下来,室内的一切尽收眼底。 有几段墙壁可以像谷仓大门一样拉开,这样,居住者可以从室内看到院子、草坪和周围的植物。 因为里层的墙面从地板到天花板全是玻璃。 室内不同物件的共存和交织,成为摩尔用以探索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叙述手段。 这样,在人与住宅之间,在住宅与环境之间以及在人与周围环境之间,一种自然、和谐的关系,就既自然,又合乎逻辑地建立起来了。 文丘里的栗树山万娜 文丘里住宅、基尔特老人院,斯特恩的 Residence at Marblehead 等建筑,也都以各自的表现手法,展示出各自的特点。 新古典主义在由现代主义建筑的纯粹主义转向对形式的关切的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新的装饰美学。 从卢斯以《装饰与罪恶》向建筑的装饰主义发难开始,到密斯的 “少就是多 ”的纯净主义美学的流行,现代主义建筑几乎把在建筑美学上曾经占据重要地位的装饰趣味扫除净尽。 新古典主义却毫不犹豫地把被现代主义先驱们弄得臭名昭著的装饰趣味重新寻找回来。 他们公开宣称, “建筑是带有装饰的遮蔽物 ”,装饰不是罪过。 文丘里更是无所顾忌地叫喊: “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清教徒式的正统现代主义建筑的说教吓唬住了。 我喜欢基本要素混杂而不要 „纯粹 ‟,折衷而不要 „干净 ‟,扭曲而不要 „直率 ‟,含糊而不要 „分明 ‟,既反常又无个性,既恼人又 „有趣 ‟,宁要平凡的也不要 „造作的 ‟,宁可迁就也不要排斥,宁可过多也不要简单,既要旧的又要创新,宁可不一致和不肯定也不要直接的和明确的。 我主张杂乱而有活力胜过明显的统一。 我同意不根据前提的推理并赞成二元论。 ”当然,早在这篇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宣言发表之前,装饰趣味已经成为新古典主义乃至于所有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反对现代主义干瘪美学的一面旗帜。 新古典主义装饰表现为下列特点: 一是艳丽而丰富的色彩。 如格雷夫斯的波特曼市政厅和( Lcos Pegase Winery,加州, 1988),波菲尔的意大利广场,摩尔的游泳池与桑那浴室更衣室(加州, 1967,Klotz,160)、文丘里和约翰 洛奇的纽黑文狄克斯威尔消防站 (1970~ 1973,Klotz,158)、文丘里、约翰 洛奇和斯科特 布朗的 BASCO 超级市场(费城,1976,Klotz,157)和 BEST 超级市场(宾西法尼亚, 1977,Klotz,157)等作品,通过色彩的巧妙对比,创造美妙的画境效果。 尤其是文丘里等人设计的 BASCO 超级市场和 BEST 超级市场,或以体形巨大、色彩艳丽的字母装饰 店面,或以巨大的梅花图案装饰墙体,不避雅俗,构思大胆,充分显示了他所标榜的 “要素混杂 ”的美。 二是把古典元素抽象化为符号,在建筑中,既作为装饰,又起到隐喻的效果。 如菲利普 约翰逊、文丘里、格里夫斯和雅马萨基的一些作品,古典的柱式、拱券乃至山花和线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历史与现实、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文脉上的勾连,并产生修辞效果。 三是粗与细,雅与俗的对比。 在许多新古典主义建筑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方面是高雅精致的细 部,一方面又有低俗粗犷的浑朴,两种对比鲜明的风格既互相对抗,又互相统一。 文丘里的作品,主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美丽的混乱;而斯特恩的一些作品,则为我们提供了浑朴与典雅完美结合的范例。 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式建筑代表: 艾斯特剧院 艾斯特剧院,也是布拉格第一座新古典主义式建筑,正面三角形的山墙及两对圆柱,流露出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1783 年剧院更因莫札特首度来访而轰动一时,也因此到现在布拉格仍有许多莫札特的创作歌剧「唐 乔凡尼」木偶剧、黑光剧、传统戏剧上演。 柏林的永恒象征 勃兰登 堡门。 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成为通向和平之门。 勃兰登堡门( Brandenburger Tor)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大街和 6 月 17 日大街的交汇处,是柏林市区著名的游览胜地和德国统一的象征。 圣彼得堡海军部大楼 海军部 (Admiralteystvo) 由于沙皇想把圣彼得堡作为海军的大本营,于是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 ——安德里安 扎哈罗夫( Zakharov)设计的海军部大厦 (1823 年 )被建为城市的中心。 海军部大厦长约 400 米,全楼横向划分为三个区域,每个 区域又做三端划分。 该大厦居高临下俯视着彼得大帝的船坞。 其尖顶上的护卫舰形状的风标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 上海外滩的 新古典主义建筑 上海汇丰银行大楼 英商汇丰银行。 设计者公和洋行(现为香港巴马丹拿事务所)。 汇丰银行于 1864 年创设于香港, 1865 年在上海设分行。 1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