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电气试验方案内容摘要:

缘电阻应不小于 1MΩ;交流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值不应降低。 导电回路电阻 将 SF6 断路器合闸,将到点回路测试仪试验线接至断路器一次线端上,注意电压线在内测,电流线在外侧。 读取测量数据,应与出厂数据相符。 合、分闸时间及同期性以及合闸电阻预投入时间 将断路器特性测试仪的合、分闸控制线分别接入断路器二次控制线中,用试验接线将断路器一次 各断口的引线接入测试仪的时间通道,如试验接线图所示。 将可调直流电源调至额定操作电压,通过控制断路器特性测试仪在额定操作电压及额定机构压力下对 SF6 断路器进行分、合操作,即得出各相分、合时间。 三相合闸时间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合闸不同期;三相分闸时间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分闸不同期。 如果 SF6 断路器每相有多个断口,则应同时测量各个断口的分、合闸时间,并得出同相各断口的不同期。 如果断路器带有合闸电阻,则应测试合闸电阻的预先投入时间。 试验测量结果应满足断路器出厂技术要求。 除出厂要求外,断 路器的分、合闸同期性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相间合闸不同期不大于 5ms; B、 相间分闸不同期不大于 3ms; C、 同相各断口合闸不同期不大于 3ms; D、 同相各断口分闸不同期不大于 2ms; 合分闸时间及同期性试验接线示意图 避雷器试验 试验用设备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 5℃ 、相对湿度 10~ 80%。 断路器特性测试仪 试验区域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试 验计划;根据试品的容量、电压等级、绝缘结构确定试验项目和试验标准 ,选择试验设备。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必须有明确的接线图,非典型试验必须有单独的接线图和试验方案。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或方案执行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并对试验仪器进行开机预热。 试验方法 测量绝缘电阻 测量前对被测避雷器充分放电,用 2500V 及以上兆欧表进行测量,持续时间为 1min,记录试验数据,所测数据应与出厂相关技术要 求相符。 (二) 继保试验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 5℃ 、相对湿度 10~ 80%。 试验区域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试验计划;根据保护类型、定值、电力系统组成情况确定试验项目和试验标准 ,选择试验设备。 布置试验场地,对于常规保护调试项目及特殊保护传动项目必须有明确的接线图和调试方案。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接线图或方案执行复查,以保证接线位置正确,以防发生电流、电压通错位置的情况。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并对试验仪器进行开机预热。 试验方法 绝缘电阻的测量 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他并联支路,采用 1000V兆欧表,检查导电回路对地绝缘,不应小于 10MΩ。 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电源回路等,均应不小于 1MΩ,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可不小于 MΩ。 试验电压为 1000V,当回路绝缘电阻值在 10MΩ以上时,可采用 2500V兆欧表代替,试验持续时间为 1min,或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回路中有电子器件设备的,试验时应将插件拔出或将其两端 短接。 48V及以下电压等级回路可不做 交流耐压试验。 直流电阻的测量 利用互感器现场测试仪,将试验线插入 CT 及控制等二次回路的接线端子,对 CT等二次回路的直流电阻进行测量。 测量时应注意 CT 二次回路有连片或封板的需在试验前把封板打开。 差动及后备保护 CT 变比、极性的测量 保护 CT 变比测量方法为应在一次绕组加入额定电流,记录所测二次绕组的电流值,一二次绕组电流比应与 CT 变比相近或相同。 差动 CT 极性测量应以母线侧为基准,测试引出线极性,测量结果应与 CT 出厂试验报告中 技术参数相符。 定值核对、装置刻度检查 试验人员应对继电保护装置中相关保护功能的定值按照定值单中的计算定值进行整定,并由另一试验人员或试验负责人进行检查。 将保护装置中整定值进行核对后,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对保护装置 CT 二次回路通入定值电流,例如整定值为 , In=5A,仪器中所通入二次电流应为 ,检查保护装置中显示值,与 CT 变比是否对应。 In 应根据 CT 二次接线图接线方式确定, In为 5A或 1A两种接线方式。 通刻度时,应先从仪器输入 1A至保护 CT 二次回路接线端子,检查保护装置中电流值,电流值应与 CT 变比对应。 如 CT 变比为 800/5,从仪器中输入 1A,保护装置中应显示为 160A,检查刻度时,试验仪器 中输入的值应尽可能小,以便发现接线错误时进行更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