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内容摘要:

6. 清洗电动机械时,不得将水冲到电器设备上。 7. 发生身体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对触电者作紧急救护。 严禁在未切断电源之前与触电者接触。 8. 所有施工机械和照明用电,必须装设触(漏)电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应完整无损,动作灵敏。 使用前必须 “实验 ”按钮,合格后方可使用。 9. 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10. 在 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采用防爆型低压电器。 11. 各种熔断器的熔点必须严格按规定合理选择,严禁用铁丝、铝丝等非专用熔丝代替。 12. 电动机械必须一机一闸一箱一锁。 电源控制开关应设在机械设备附近 3m 以内。 13. 移动式机械的电源导线(或临时用电)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俗称橡皮软线)其中必须有一根专用的接地(零)线。 电源导线不得直接绑扎在金属架上。 14. 移动式照明的电源和导线采用橡皮铜芯软电缆,绝缘良好并不得有接头,灯具高度离地不得低于。 在潮湿工作面的 移动照明灯具使用 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15. 分配电箱电力容量在 15KW 以上的电源总开关不得采用瓷底胶木刀型开关。 以上的电动机不得用刀型开关直接起动。 16. 各种刀型开关的静接触头应接电源,动触头接负载,严禁倒接线。 17. 接触器、自动开关、磁力启动器的可动部分,动作应灵活可靠,触头表面应平整,接触紧密。 18. 专业电工每工作日对现场进行巡视及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并按要求做好巡视记录及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19. 焊工进行焊接前,必须按要求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 第四节 电动建筑 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 1)施工现场一切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选购、使用、检查和维修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选购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和用电安全装置,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并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b、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并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c 、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符合规定要求,对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少于两处;在做好保护接零的同时,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 2)塔吊、室外电梯等除做好保护接零外,还需重复接地。 设备的金属结构架之间应保证电气连接。 (3)电动建筑机械或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按其容量选用无接头的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 (4)每一台电动建筑机械或手持电动工具的开关箱内,除装设过负荷、短路、漏电保护器装置外,还须按要求装设隔离开关。 1.塔吊 ( 1)塔吊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国标 GB5144- 85《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中的要求。 ( 2)塔吊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要求。 ( 3)塔吊应作重复接地和防雷装置,供电电缆不得拖地行走。 2.外用电梯 ( 1) 用电梯轿箱内、外均应安装紧急停止开关。 ( 2)外用电梯轿箱与楼层间应安装双向通讯系统。 ( 3)外用电梯轿箱所经过楼层,应设置有机械或电气连锁装置的防护门或栅栏。 ( 4)每日工作前必须对电梯的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紧急停止开关、驱动机构和制动器进行空载检查,正常后方可使用,检查时必须有防坠措施。 ( 5)升降机的上下极限位置限位开关装置性能良好。 3.焊接机械 ( 1)焊接机械应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 2)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 5m,进线外必须设置防护罩。 ( 3)使用焊接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应经常对焊机进行检查和维护。 ( 4)焊接机械的二次线宜采用 YHS 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 电缆长度不大于 30m. 4.手持电动工具 ( 1)一般场所应选用 Ⅱ 类手持电动工具,并应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 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 的漏电保护器。 若有用 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还必须保护接零。 ( 2)露天、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 Ⅱ 类手持电动工具,并装设防电的漏电保护器。 严禁使用 I 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 3)狭窄场所,宜选用带隔离变压器的 Ⅲ 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若选用 Ⅱ 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 把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器装设在狭窄场所外面,工作时并应有人监护。 ( 4)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钢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 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 6).塔式起重机,卷扬机及钢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