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求,见 表 6- 3。 8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表 63 火灾探测器的种类 地面面积 S( m2) 房间 高度 h( m)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和保护半径 R 屋顶坡度 θ θ ≤ 15 15 < θ ≤ 30 θ > 30 A( m2) R( m) A( m2) R( m) A( m2) R( m) 感烟探测器 S≤ 80 h≤ 12 80 80 80 S> 80 6> h≤12 80 100 120 h≤ 6 60 80 100 感温探测器 S≤ 30 h≤ 8 30 30 30 S> 30 h≤ 8 20 30 40 ( 2)感烟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的极限曲线 D1— D11(含 D9′)所规定的范围,并由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和保护半径 R 确定探测器的安 装间距的极限曲线。 ( 3)一个探测器区内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按下式计算: S N= K A 式中 N—— 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 器数量(只),并取整数。 S—— 个探测区域的面积( m2); A—— 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m2); K—— 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取 ~,其余取 ( 4)在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梁的高度对探测器安装数量影响。 A、梁突出顶棚高度小于 200mm 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B、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 200~600mm)时,应按表 64 来确定梁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按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表 64 9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m2) 梁隔断的梁间区域面积 Q( m2) 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感温探测器 20 Q> 12 1 8< Q≤ 12 2 6< Q≤ 12 3 4< Q≤ 6 4 Q≤ 4 5 30 Q> 8 1 12< Q≤ 18 2 9< Q≤ 12 3 6< Q≤ 9 4 Q≤ 6 5 60 Q> 36 1 24< Q≤ 36 2 18< Q≤ 24 3 12< Q≤ 18 4 Q≤ 12 5 80 Q> 48 1 32< Q≤ 48 2 24< Q≤ 32 3 16< Q≤ 24 4 Q≤ 16 5 C、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 600mm,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D、当被梁隔断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应视为一个探测区域,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 5)当房屋顶部有热屏障时,感烟探侧器下表面至顶棚距离应符合表 65 的规定。 锯齿型屋顶和坡度大于 15176。 的人字型屋顶,应在每个屋脊处设置。 排探测器 ,探测器下表面距屋顶高处的距离应符合表 6- 5 的规定。 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距顶棚(或屋顶)的距离 表 65 探测器安装高度 A( m) 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距顶棚(或屋顶)的距离 d( mm) 顶棚(或屋顶)坡度 θ θ ≤ 15 15 < θ ≤ 30 θ > 30 10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h≤ 6 30 200 200 300 300 500 6< h≤ 10 70 350 250 400 400 600 8< h≤ 10 100 300 300 500 500 700 10< h≤ 12 150 350 350 600 600 800 ( 6)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 45176。 ( 7)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 5%时,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设置探测器。 ( 8)探测器周围 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 9)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 ,至多孔送风 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 于。 (是指在距离探测器中心半径为 范围内的孔洞用非燃烧材料填实,或采取类似的挡风措施。 ( 10)在宽度小于 3m 的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l0m,感烟探测器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 11)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 ( 12)下列场所可不设火灾探测器; A、厕所、浴室等潮湿场所 B、不能有效探测火灾的场所 C、不便于使用。 维修的场所(重点部位除外) ( 13)可燃气体探测器 应安装在气体容易泄漏出来,气体容易流经的场所,及容易滞留的场所,安装位置应根据被测气体的密度、安装现场气流方向、温度等各种条件来确定。 A、密度大、比空气重的气体 A 液化石油气应安装在下部,一般距地。 且距气灶小于 4mm 的适当位置。 B、人工煤气密度小且比空气轻,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上方,距气灶小于 8m 的排气口旁处的顶棚上。 如没有排气口应安装在靠近煤气灶梁的一侧,梁高与探测器的关系见 条规定。 C、其它种类可燃气体,可按厂家提供的并经国家检测合格的产品技术条件来确定其探测器的安装位置。 ( 14)红外光束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保证有充足的视场,发出的光束应与顶棚保持平 11 行,远离强磁场,避免阳光直射,底座应牢固地安装在墙上,安装高度。 ( 15)其它类型的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应按设计和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安装。 ( 16)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可靠,在吊顶上安装时应先把盒于固定在主龙骨上或在顶棚上生根作支架,其连接导线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外接导线应有 ,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 17)探测器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 18)探测器底座的穿线 孔宜封堵,安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装上防护罩): ( 19)探测器的接线应按设计和厂家要求接线,但“十”线应为红色,“一”线应为蓝色 .其余线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 20)探测器的头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助潮、防腐蚀等措施。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 1)报警区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报警按扭,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扭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 30m。 (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 操作的墙上,距地高度 ,安装牢固并不应倾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