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内容摘要: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土及粗砾土 压实系数 K ≥ ≥ ≥ 地基系数 K30(MPa/m) ≥ 110 ≥ 130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Kpa) ≥ 250 A、 B 组填料 根据设计要求 ,本 区间 路基 基床底层及基床底以下均采用 A、 B组填料填筑。 本区间 A、 B 料 来源于路堑挖方。 选用路堑中的硬质岩作为 A、 B 组填料的料源,通过填料 生产加工,集中供应路基填料。 通过生产场加工, 集中 供应。 基床底层 A、 B 组填料最大粒径 ≥ 6cm,基床以下 A、 B 组填料最大粒径≥。 ⑪生产工艺流程 A、 B 组填料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 ⑫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 A、 B 组填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 100mm 石块 弃碴分选 块石解小 过φ 100mm 振动筛 破 碎 机 填 料 检 验 > 900mm 块石 < 900mm 混碴 出 料( A、 B 组)填料 ①弃碴分选:根据路基填筑的不同部位,对 路堑中原 料进行相应的分选。 选用 路堑 挖方 中 的硬质岩石加工 A、 B 组填料进行路基填筑。 ②将弃碴块径大于 900mm 的进行二次解小,用皮带输送机将混合料输入破碎机破碎,再经孔径为 75 mm 的振动筛筛分,使其生产填料的粒径全部小于 75mm,振动筛 下 A、 B 组填料分别隔离堆放。 ③堆放料时用装载机在振动筛出料口处及时转运,分层堆放,防止形成自然坡角的料堆,避免颗粒发生离析,以保证成品填料颗粒级配的均匀性。 ④对破碎筛分的集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等项目分批进行试验检测。 ⑬质量控制 ①正常情况下,级配碎石每生产 10000m3抽检一次颗粒级配,分析评价级配的波动情况,并进行颗粒密度试验,为检测填筑施工的压实质量提供标准参数。 ②填料生产过程中,随时观察出料级配情况,当出料级配发生明显变化时,增加抽检试验次数,将级配相差较大、细粒含量小于 15%、15%~ 30%和大于 30%的集料,按 A、 B 组填料的标准分别堆放。 基床底层以下路堤填筑 填筑方法 根据本段地势平坦、 地貌单一的特点,采用水平分层填筑的方案,按照路堤设计的横断面自下而上逐层填筑。 施工工艺 流程图 施工方法 ① 测量放样:由精测队对现场进行测量放样,放出路基中线及两侧坡脚,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两侧坡脚各加宽 50cm。 工程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 共同在 DK825+6 DK825+6 DK825+660、DK825+680、 DK825+700、 DK825+720 横断面处,按照中线、左右距中线。 ② 松铺布土 :填筑中,按照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 为方便比较,路基试验段第一层虚铺按 35cm、第二层虚铺按 40cm、第三层根据前两层实验参数调整虚铺厚度保证虚铺厚度最接近 30cm。 填土厚度采 用 量出每车土的放量,根据摊铺厚度,计算每车土所能摊铺的面积,并按此面积在填筑面上灰线画格,在每格内卸入一车料。 ③ 摊铺整平:首先用推土 机将填料按竹竿示线初步推平,初平后用平地机进行精细平整,并将路基做成 4%人字横坡利于路基表面排水,精平后由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共同在 DK825+6 DK825+6DK825+660、 DK825+680、 DK825+700、 DK825+720 横断面处,按照中线、左右距中线 处测量虚铺顶面标高,确定实际虚铺厚度。 ④ 填料初压:当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时开始碾压,碾压采用 25T 振 动压路机。 根据由 “ 两侧向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先静压一遍,再弱 振碾压 两 遍, 再强振碾压一遍,完成初压 ,以适宜土体强度增长。 碾压时轮迹重叠不小于 40cm,碾压到边,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沉降观测点周围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打夯机夯实。 ⑤ 压实检测:初压结束后,进行压实指标检测。 以 K30 和空隙率为主控指标, Ev2和 Evd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