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范本已审批内容摘要:

万 m3/年。 CS= 2CV 表 大洞沟设计年径流量计算表 设计保证率 P= 95% 流域面积 F= 单位:万 m3/年 计算方法 按降水计算 按径流深计算 按比拟法计算 计算方式 W0= (FX0) W0=1000Y0F WP=(F/F39。 ) WP39。 YP=Y0KP WP=KPW0 WP=1000YPF 系数取值 X0= 825 Y0= 330 F39。 = 581 K95%= K95%= WP39。 = 8000 计算结果 W0= W0= W95%= W95%= W95%= 备注 CV= 参证站为蜀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 581km2,保证率 95%设计年径流量 8000 万 m3/年。 CS= 2CV 经过对三种计算结果的比较,由于 水洞沟、 大洞沟取水位置集水面积与蜀河水文站控制面积相差太大,按比拟法计算的结果只作为参考。 从工程设计的可靠性考虑,均取保证率为 95%的年径流量按径流深计算结果, 水 洞沟 W95%= /年 ,大洞沟 W95%= 万立方米 /年。 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及各月的日平均径流量见表 ~ 6。 表 水 洞沟径流量年内分配成果表 单位:万 m3/年 1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分配系数 18 100 W95% 表 水 洞沟日径流量年内分配成果表 月份 1月 2月 3 月 4月 5月 6 月 7月 8月 9 月 10月 11月 12 月 日流量( m3/d) 267 264 301 493 954 504 1022 272 434 789 246 210 表 大洞沟径流量年内分配成果表 单位:万 m3/年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分配系数 18 100 W95% 表 大洞沟日径流量年内分配成果表 月份 1月 2月 3 月 4月 5月 6 月 7月 8月 9 月 10月 11月 12 月 日流量( m3/d) 341 337 384 629 1217 644 1304 348 554 1007 314 268 由上述分析计算可知,水洞沟水源保证率为 95%的日平均来水量最小的 12 月份为 210m3/d,大洞沟水源保证率为 95%的日平均来水量最小的 12 月份为 268m3/d, xxx村设计供水规模为 130m3/d,来水量大于用水量,根据调查水洞沟和大洞沟从未出现过断流情况,水源水量都能够保证。 ( 3)洪水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20)规定,该供水工程为小 (2)型工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4 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 5级,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按 10 年一遇洪水设计, 30 年一遇洪水校核。 依据《 xxx 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利用洪峰面积相关法、综合参数法计算工程区设计洪峰流量。 工程区以上流域特征参数见表。 表 取水口以上流域特征参数 沟道名称 流域面积( km2) 河道长度( km) 河道比降(‰) 水洞沟 大洞沟 11 ①洪峰面积相关法: QN=KNFn 式中: QN— 重现期为 N的设计洪峰流量 ( m3/s ); F— 工程设计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km178。 ); KN、 n— 重现期为 N的经验关系式参数,本区为江北区,查《 xxx 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图 622得: n=。 按照洪峰面积相关法推算的工程区设计断面的洪水成果见表。 表 洪峰面积相关法推算的工程区设计洪水成果表 单位: m179。 /s 频率 (%) 1 2 5 10 Kn 水 洞沟洪峰流量 43 37 34 30 24 大洞沟洪峰流量 50 43 39 35 28 ②综合参数法 按照《 xxx 地区实用水文手册》以流域内设计暴雨量和流域特征参数为基础建立的多因素经验公式推算工程设计洪水。 计算公式如下: Qp=K6pη Fα H6pβ Jγ 式中: Qp— 设计频率为 P的洪峰流量( m179。 /s); F— 工程设计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km178。 ); J— 河道平均比降; H6p— 设计频率为 P的六小时点暴雨量( mm); K6p— 设计频率为 P的六小时暴雨模比系数; η、α、β、γ — 分区综合的经验性指数,本区为江北区,查《手册》得:η =,α =, β =, γ =。 按综合参数法推算的工程区设计断面的洪水成果见表。 表 综合参数法推算的工程设计洪水成果表 单位: m179。 /s 频率 (%) 1 2 5 10 KN 12 水 洞沟洪峰流量 45 38 32 28 21 大洞沟洪峰流量 76 64 56 49 38 综上,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的工程区设计洪水成果相差较大,洪峰面积相关法计算的洪水成果较小,综合参数法的计算结果相对较大。 偏安全考虑,本次取由综合参数法求得的设计洪水成果作为本工程采用成果。 见表。 表 工程区设计断面洪峰流量成果表 单位: m3/s 设计断面 频率( %) 1 2 5 10 水 洞沟洪峰流量 45 38 32 28 21 大洞沟洪峰流量 76 64 56 49 38 地下水和泉水水源 本 流域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降雨入渗,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和岩溶潜水。 泉涌量在 ~ ,为弱富水性地带。 流域的地下水补给模数为 万 m3/Km2,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贫乏。 水源水质分析 水质分析取样时间为枯水季节,大洞沟水源和大洞沟泉水水源水质各项理化指标见《水质检验报告》。 其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要求。 水源论证及水源的确定 根据水量、水质、取水方案和运行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 xxx 村供水工程优先选用较为经济的自流引水方式,则本次不考虑从汉江抽水方案和打井取地下水方案。 水洞沟和大洞沟水源均满足 xxx 村用水,水洞沟引水距离较大洞沟远,取水口位置地质条件差,综合比较,将大洞沟水源作为 xxxxxx 村供水水源。 13 6 工程总体布置 设计依据及原则 设计依据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202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2020);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2020);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2020 年)。 设计原则 ( 1)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保证水源、工程、管理运行的可持续性。 ( 2)以解决生活用水为重点,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 ( 3)认真调查供水区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供水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4)综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用水标准和供水规模。 以解决当前群众饮水需要为主,同 时兼顾长远发展的需要。 ( 5)以供水 站 为依托,健全居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质检验和监测。 ( 6)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供水长期有效地发挥效益。 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 工程等级及类型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2020) ,集中式供水工程按照供水规模在 0200 m3/d 划分 ,本工程为Ⅴ型供水工程。 14 工程设计标准 ( 1) 水质 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GB57492020)要求。 在水源 、技术和管理等 处理条件受限制的地区, 其水质应 符合 《 农村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准则 》 中 的 要求。 ( 2) 取水方便程度 xxx 镇 xxx 村 村民居住 集中 , 建设 集中式供水工程 并供水入户。 ( 3) 服务水压 ① 供水入户:村组最远点或最高点的农户供水入户自来水龙头水压 不低于 5m。 ② 公用给水栓:村组最远点或最高点处的公用给水栓水压为 10m,为以后自来水入户创造条件。 ③ 对居住很高或很远的个别农户不 宜 作为设计控制水压条件。 ④ 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 40m,超过时 应 采取减压措施。 工程防洪标准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20) , 由洪水标准表 供水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中确定,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按 10 年一遇洪水设计, 30年一遇洪水校核。 根据 1∶ 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划定 ,工程区 地震基本烈度 属Ⅵ度区,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 总体布置原则 ( 1)总体布置根据水源与供水区(范围)之间的平面、高程空间关系,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优化建(构)筑物布置,节约土地原则。 15 ( 2)节约投资原则。 工程布置应考虑可能与现有工程设施相结合,避免不必要浪费,节约投资。 ( 3)运行经济原则。 尽可能大的供水范围实现自流供水、减少加压供水范围和供水量,降低运行费用。 建(构)筑物尽量靠近公路,方便施工和运行管理期交通。 供水系统 本工程设计 供水系统 采取 自流引水 方式将水源水 经输水管道 送至 净水厂 ,然后再通过配水管道向 村民 供水。 工程由取水 枢纽 、 输水 管道、 净水厂 (蓄水池) 、配水管网 等组成。 供水工艺流程为: 取水枢纽 输水管道 净水厂(蓄水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