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和站安全生产制度内容摘要:

入抢险。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当地安全行政主管部门、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教育、考核、复验,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获取操作证者方准上岗作业。 (2)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复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失效,该特种工不准上岗作业。 (3)特种作业人员连续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六个 月以上者,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从事原岗位作业。 (4)对进场的特种工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并经常对特种工进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施工前进行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特种工的劳动保护用品要按规定发放,并督促其正 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特种工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不得伪造、涂改或改借。 特种工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允许擅自离岗或让别人代替上岗。 (6)对已取得上岗证者,项目部要进行造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操作证》规定的工种作业范围内进行作业。 (8)特种作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准随便调离,如需要调离,必须经项目部同意。 搅拌站操作规程 砼搅拌站(机)必须由操作员操作。 料斗升起时,严禁人员在料斗下工作、行走。 不准用工具伸到转动中的搅拌筒内扒浆和出料。 不准满负荷起动搅拌机。 搅拌机开动前应检查离合器、制动器、齿轮钢丝绳等是否良好。 开动前应检查滚筒内是否有异物。 机械运转过程中,严禁将工具伸入拌合筒内工作完毕后料斗用挂钩挂牢。 拌合机发生故障需现场检修时应切断电源,进入滚筒清理时,电闸箱盒上锁,外面应派人监护。 施工现场用电管理制度 按照“规范”的规定,开工前必须认真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其评分内容有:( 1)现场勘察地理情况;( 2)确定电源进出线和变电所、配电 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末级电箱等装设位置及线路走向;( 3)负荷计算及线径的选择;( 4)绘制电器平面、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 5)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及电器防火措施。 加强临时用电的技术管理工作,按照“规范”的规定,临时用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技术人员编制,主管技术部门批准后实施,同时施工现场要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其主要有:( 1)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2)技术交底资料;( 3)安全检测记录;( 4)电工维修记录资料。 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指导、监督工作,是保证临时用电生产安全运行,尤其 是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伤害事故的重要环节。 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规范”、“标准”,各级机电管理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定期学习“规范”;电气作业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按部颁“规范”搞好现场临时用电搭设,公司有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监督检查。 施工现场用电必须实行三相五线制(使用合格的五芯电缆),三级供电、二级保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末级开关箱)全部要实行铁制配电箱,严禁使用木制配电箱,配电箱内必须设置在任何情况下能够分断隔离电源的开关电器,配电箱内所有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路一一 对应,作分路设置,以确保专控。 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防止“一闸多机”带来的意外伤害事故。 加强电器材料管理,对于减少或杜绝电器伤害事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要严禁使用无产品许可证、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无厂址、无地名的伪劣产品,购买电器材料必须要到有生产许可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的厂家或直销部购买,严禁在市场采购。 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操作规程 向供水箱注水前,应先关闭贮气筒与水箱间的截止阀,打开排气阀,待箱内气压消失后,方可开启箱盖。 启动前,检查搅拌纵杆应在空档位置,液压 油箱的油标应要规定范围。 启动后,应将操纵杆放在“卸料”位置。 卸去筒内积水。 装料时,操纵杆放在“装燃”位置,并调节搅拌筒转速,使进行顺利。 混凝土的载量,须符合 8M3 的规定。 运输前,排料槽须锁止在 行驶 位置,防止自由摆动。 动输时搅拌筒应低速旋转。 操作时,操纵杆应在 空档 位置稍作停留,然后方可拔至下一个操纵位置。 作业后,必须将内燃机熄火,然后对料槽、搅拌筒入口和托轮等处冲洗,然后回到停车场,各手柄放在空档位置, 并锁好门窗。 装载机作业操作规程 装载机上料前应按指定的料仓上料。 装载机不得在倾斜度超过规定的场上工作,作业区内不得有障碍物及无关人员。 作业前,检查液压系统渗漏,液压油箱量应充足,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制动器灵敏可靠。 起步前,应先鸣示意,将铲斗提升离地面 左右。 作业时,应用低速档,用高速档行驶时,不得进行升降和翻转铲斗动作。 严禁铲斗载人。 装堆积的砂土时,铲斗宜用低速插入,逐渐提速推进。 装燃料时,铲斗应从正面插入,防止铲斗单边受力。 往运输车辆上卸料时应 缓慢,铲斗前翻和回位时不得碰撞车箱。 铲臂向上或向下动作到最大限度时,应速将操纵杆回到空档位置,防止噪音和引起故障。 经常注意各仪表指示信号的工作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车检修。 排除故障后,再作业。 作业后,回到停车场,应将铲斗平放在地面上,将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拉紧手制动阀。 劳保用品发放制度 为了加强对劳保用品的管理,使劳保用品得以正确使用并真正用到实处,特制定以下制度: 按不同工种每人发放一套工作服、一双手套、一顶安全帽; 个人 若对自己的劳保用品不爱惜,导致用品损坏或丢失 的,按原价赔偿,再由单位统一配发新的劳保用品; 个人使用的劳保用品不得转借或卖与他人,一经发现,处以劳保用品双倍价钱的罚款; 因劳动强度等客观原因造成用品损坏的,应及时向劳保用品发放部门更换新的用品; 拌合站负责人、 安全员要指导和认真监督职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班组长要认真检查督促班组人员正确佩带和使用防护用品; 生产工人要按要求佩带和使用防护用品。 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