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创建宣传手册内容摘要:

........................................ 14 工作内容 .................................................................................................................. 14 目的和意义 ............................................................................................................... 15 工作实施安排 ........................................................................................................... 15 四、矿山安全生产方针 ................................................................................................... 16 五、矿山安全生产目标 ................................................................................................... 16 1 一、 名词解释 金属非金属矿山 开采金属矿 物、放射性矿物以及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 在地表开挖区通过剥离围岩、表土和砾石,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石场及其附属设施。 员工代表 在企业员工中产生、由员工自主选举并经主要负责人任命的代表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利益的人员。 任务观察 对执行某一项任务的员工进行的正式观察,有完全和部分两种类型。 关键任务 属特定的工作任务,如果其未正确执行,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 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相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整改措施不放过。 危险源 2 在一切生产活动和服务工作中,客观存在着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因素,又叫危害因素。 重大危险源 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位(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 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 “三同时”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三级安全教育 矿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1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职业安全健康 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行劳逸结合和女职工及未成年工保护方面所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又叫劳动保护。 1职业病 3 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 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人体功能性与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症状。 1相关方 关注企业职工安全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1资源与能力 包括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要的人员、资金、设备、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以及得到证实知识、技能和经验。 1安全绩效 指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健康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1供应商 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或设施及其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团体。 1承包商 在企业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 二、 安全标准化知识及相关要求 基本知识 什么是安全标准化。 答:安全标准化是指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企业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程、规 4 章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不断提高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 实行安全标准化的依据是什么。 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管以( 2020) 80 号)《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促使各类矿山企业逐步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 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开展安全标准化的目的是:规范好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制定评价标准和工作目标,促使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不断务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从而预 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答: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中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根本性的工作;是提高企业安全素质的一项基础建设工程;是落实企业业主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体现。 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对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有什么作用。 5 答: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可以实现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辨别、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在作业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降低事故总量,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同时,也是促进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有效途径。 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原则是什么。 答:( 1)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建设,应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为核心,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思想,并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 ( 2)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应确保全员参与,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反映企业自身生产特点及安全绩效的持续 改进和提高。 创建安全标准化步骤。 答:创建安全标准化步骤包括:准备、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 ( 1) 准备阶段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的目标,并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 ( 2) 策划阶段应根据初始评估的结果和本导则及相关实施指南的要求,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内容。 ( 3) 实施与运行阶段应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各项要求,提供有效运行的必要资源。 ( 4) 监督与评价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