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隐患排查方案内容摘要:

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 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理验收手续。 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11 根椐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 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壁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 TNS 的四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 TNS 或 TT 两个供电系统。 注意事项有: 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 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 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 4Ω ; 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 按规定选用合格的 12 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 ≯30m。 对 中 暑 事故安全 规定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 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 暑 事故的可能。 因此,加强夏季的防署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预防中 暑 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 暑 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 暑 降温工作。 组织措施 加强防 暑 降温工作 的领导,在入 暑 以前,制订防 暑 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 暑 降温知识教育,增加自防中 暑 和工伤事故的能力。 注意保持充足和睡眠时间。 应根椐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 暑。 还可根椐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技术措施 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 13 建筑业劳动强度。 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 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幕布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卫生保健措施 入 暑 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 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 ~%的清凉饮料。 署期还可供约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 300 毫升。 加强个人防护。 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 对 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椐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 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 对 中毒事故安全 规定 中毒分为职业中毒和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及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苯)含量超标造成缺氧而发生的窒息及中毒现象。 食物中毒 是指由于人体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亚性中毒现象。 中毒事故在建筑工地时有发生,特别是食物中毒,更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因此,必须提高劳动者对防止中毒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和预防措施的落实。 (本工程计划在工地设置食堂和住舍 ) 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基本要求 根除毒物。 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 14 替有害物质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 降低毒物浓度 革新技术,改造工艺。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 有可能时采用遥控乃至程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亦可从根本上控制毒物的逸散。 通风排毒。 安装通风装置时,首先要考虑在毒物逸出的局部就地排出,尽量缩小其扩散范围。 最常用的是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