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培训教材财务预算、控制与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 投资报酬率的计量不全是投资中心可控制的。 第三节 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 2. 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利润-营业资产或投资额 规定的最低报酬率 第三节 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 剩余收益的 优点: ( 1) 体现投入产出关系 ( 2) 避免本位主义 剩余收益的 缺点: 不能在投资额不同时 , 比较投资中心的业绩。 第三节 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 3. 现金回收率和剩余现金流量 ( 1) 现金回收率 营业现金流量现金回收率=总资产( 2) 剩余现金流量 剩余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部门资产 资金成本率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一 、 内部转移价格概念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而发生内部结算以及进行责任转帐所采用的计价标准。 内部结算 —— 指企业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时 ,按内部转移价格清偿债权 、 债务。 责任转帐 —— 因责任成本的原发地点与承担地点 ( 或显现地点 ) 不同从而要进行的一种责任追究。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二 、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原则 全局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三 、 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 ( 一 ) 市场价格 指以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为基价的内部转移价格。 适用性:各责任中心可自由决定从外部或内部进行采购 , 同时 ,产品和劳务有客观的市价可采用。 注意:以市场价格为内部转移价格 , 并不等于直接将市场价格用于内部结算。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应遵循的原则: ( 1) 当销售方愿意对内供应 , 且售价不高于市价 , 则购买方应履行内部购进之义务; ( 2) 当销售方的售价高于市价 , 购买方则应有向外界市场购买的自由; ( 3) 当销售方宁愿对外销售 , 则应有不对内供应之权利。 局限性: 中间产品往往没有相应的市价作为依据 , 从无法使用。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 二 ) 以市场为基础的协商价格 即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 通过定期共同协商而被双方所接受的价格。 适用场合: ( 1) 内部转移可使销售或管理费用减少时; ( 2) 内部转移的中间产品数量较大 , 有降低单位成本的可能; ( 3) 销售方具有剩余生产能力 , 可通过增加产量来降低成本; ( 4) 买卖双方均有讨价还价之权利和可能。 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场价格 , 下限是单位变动成本。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采用 的条件: ( 1) 要有一个某种形式的外部市场 , 两个责任中心的负责人可以自由地选择接受或是拒绝某一价格。 ( 2) 在谈判者之间共同分享所有的信息资源。 ( 3) 最高管理阶层的必要干预。 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 物力和时间 缺陷 会受到双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而有失公允 若由企业高层领导裁定 , 丧失了分权管理的初衷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 三 ) 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 以单位变动成本定价,同时收取固定费。 固定费总额为期间固定成本预算额与必要的报酬之和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 四 ) 成本转移价格 指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为基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 ( 1) 以实际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 2) 以标准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 3) 标准成本加成。 ( 4) 以标准变动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 五 ) 双重价格 买卖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 双重市场价格 ——供应方采用最高价 , 使用方采用最低价。 双重转移价格 ——供应方以市价为基础 , 使用方以变动成本为基础。 注意: 采用双重价格 , 企业的利润不等于各责任中心的利润之和。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四 、 内部结算方式 ( 一 ) 内部支票结算方式 ( 二 ) 转帐通知单方式 ( 三 ) 内部货币结算方式 第四节 内部转移价格 五 、 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 六 、 责任核算 责任核算是指以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为主体的责任会计核算。 ( 一 ) 双轨制 ( 二 ) 单轨制 第五篇 财务预算、控制与分析 第十三章 财务分析 第十三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第二节 基本财务比率分析 第三节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一 、 财务分析的产生和发展 二 、 财务分析的涵义及特点 ( 一 ) 财务分析的涵义 财务分析 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 , 采用专门方法 , 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 、 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分析方法。 ( 二 ) 财务分析的特点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三 、 财务分析的主体及其分析目的 投资人 ——关心产权的保值与增值状况 债权人 ——关心企业的获利能力是否能形成有效的支付能力。 管理者 ——了解和掌握企业理财的各个方面。 国家  社会管理者——关心企业的社会效益投资者(国有企业)——投资的经济效益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四 、 财务分析的内容 偿债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 增长能力分析 综合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五 、 财务分析的方法 ( 一 )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揭示财务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 , 从中发现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是将企业财务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 , 以反映企业财务指标变动的绝对数额的大小和变动的相对程度。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公认标准 —— 实践中证明有效并已被普遍接受的公认数据 行业标准 —— 同行业先进指标或平均指标作为标准 目标标准 —— 将财务管理的预期目标作为标准 历史标准 —— 以过去的同类数据作为标准 ( 上期 、 历史同期 、 历史最高 ) 注意财务指标的可比性。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 二 ) 比率分析法 是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据的比率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相关比率 ——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项目对比 结构比率 ——财务报表中个别项目数值与项目总和对比 动态比率 ——财务报表中某个项目不同时期的数值对比 定基比率环比比率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 三 ) 因素分析法 ( 连锁替代法 、 连环替代法 ) 用来分析各个因素的变动对综合财务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计算步骤: ( 1) 在衡量某一因素对一个财务指标的影响时 , 假定只有这一因素在变动而其余因素不变; ( 2) 确定各个因素替代顺序 , 然后按照这一顺序替代计算; ( 3) 把这个指标与该因素替代前的指标相比较 , 确定因素变动所造成的影响。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注意: 因素分解的关联性 —— 各因素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因素替换的顺序性 —— 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 每次计算变动均在上次的基础上进行 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 计算顺序不同 , 结果不同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假设: 财务指标 F由 a、 b、 c三个指标构成。 以下标 0为计划数 , 1为实际数 , 以 Da 、 Db 、 Dc反映因素变动的影响。 F0= a0 b0 c0 F1= a1 b0 c0 Da= F1 - F0 F2= a1 b1 c0 Db= F2 - F1 F3= a1 b1 c1 Dc= F3 - F2 第一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