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内容摘要:

压缩空气 :应为清洁压缩空气。 c)医用清洗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 1)应选择适用于软式内镜的低泡医用清洗剂。 2)可 根据需要选择特殊用途的医用清洗剂 , 如具有去除生物膜作用的医用清洗剂。 d)医用润滑剂 :应为水溶性 ,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 ,不影响灭菌介质的穿透性和器械的机 械性能。 e)消毒 剂 应满足以下要求 : 1)应适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并对内镜腐蚀性较低。 2)可 选用邻苯二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酸性氧化电位水、复方含氯消毒 剂也可 选用其他消毒 剂; 3)部分消毒 剂 使用方法见附录 B。 4)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符合 GB 28234 的规定。 f)灭菌 剂 应满足以下要求 : 1)应适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并对内镜腐蚀性较低。 2)可 选用戊二醛、过氧乙酸 ,也可 选用其他灭菌 剂。 3)部分灭菌 剂 使用方法见附录 B。 g)消毒 剂 浓度测试纸 :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h)干燥 剂 :应配备 75%一 95%乙醇或异丙醇。 个人防护用品 :应配备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医用外科日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帽子、手套、 专用准等。 内镜与附件储存库 (柜 ) 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 .便于清洁和消毒 .与附件储存库 (柜 )应通风良好 .保持干燥。 6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基本原则 所有软式内镜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诊疗用品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类处理 : :, )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 .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钻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 b)与完整钻膜相接触 .而不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 .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钻膜的软式内镜及 附属物品、器具 .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c)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钻膜接触的用品官’低水平消毒或清洁。 内镜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流程 (见图 10 注意事项如下 : a)内镜使用后应按以下要求测漏 : 1‘自’每次清洗前测漏。 2)条件不允许时 .应至少每天测漏 1 次。 b)内镜消毒或灭菌前应进行彻底清洗。 c)清洗剂和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确诊或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内镜 及附件 .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a)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 .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 终末漂洗。 e)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f)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 .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 .方口 1 一用 于患者诊疗。 手工操作流程 预处理流程如下 : a)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 .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 .应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 布擦去外表面污物 .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 b)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 105。 c)将内镜的先端置人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 .启动吸引功能 .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人吸引管。 a盖好内镜防水盖。 e)放人运送容器 .送至清洗消毒室。 测漏流程如下 : a)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 b)连接好测漏装置 .并注人压力。 C)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 .使用注射器向各个管道注水 .以排出管道内气体。 a)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 .观察有无气泡冒出。 再观察插人部、操作部、连接部等部分是否 有气泡冒出。 e)如发现渗漏 .应及时保修送检。 f)测漏情况应有记录。 g)也口 1 一采用其他有效的测漏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