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通信机房验收标准内容摘要:

、 委托设计(高、低压系统委托供电局进行施工设计)。 五、 设备到货后,组织有资质的安装公司进行安装。 施工前的检查及开箱检验 、电力机房的土建工程已竣工,地面平整干燥,门窗安装齐全, 墙壁粉刷完毕。 、 照明、电源、通风应具备施工条件。 、 预留洞空、走 线槽、架、静电地板铺设、预埋穿线钢管、预埋吊挂螺栓、走线架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预留洞孔框架安装完毕、平直整齐;地槽盖板平整、油漆均匀;预埋钢管口径合适、管口光滑、弯曲半径符合设计规定、管内干燥无积水;走线架牢固平直。 、设备开箱应由厂家、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作详细记录并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无损伤; 2)设备附件及技术资料齐全。 设备安装 、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 的正面之间的主要走道净宽不应小于 2m。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正面与侧面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 应小于。 、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正面与背面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应小。 、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背面与背面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应小 1~。 、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可与通信设备同 列安装。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 的正面与通信设备的正面或背面之间的主要走道不应小于 2m。 、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背面与通信设备的正面或背面之间的净宽应按通信设备 相应的布置要求确定。 、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正面与墙之间 的主要走道净宽不 应小于。 、 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背面与墙之间的次要走道净宽不 应小于。 如为主要 走道时,其净宽不应小于 1 m。 、 设备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其偏差应不大于 10毫米。 、 机架加固牢固,加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一列机架的机面应平直, 其偏差每米应不大于 3 毫米,全列偏差不大于 15 毫米,机架顶面应平齐,机架间应相互靠拢。 、 机架安装应平直, 偏差应不大于 2 毫米。 、 机架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 接线 正确, 无碰地、短路等情况, 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 兆欧。 蓄电池组的布置 、 面平整干燥, 门窗安装齐全, 墙壁粉刷完毕。 、 立放蓄电池组之间走道净宽不应小于电池宽度的 倍, 最小于不 应小于 8m。 、 立放双层布置的蓄电池组,其上下两层之间的净空距离一般为电池总高度 ~ 倍。 、 立放双层布置的蓄电池组,一组电池的两列之间净宽应满足电抗震架的结构要求。 、 立放蓄电池组侧面与墙之间的次要走道净宽不 应小于;如为主要 走时道时, 其净宽一般不 小于电池宽度的 倍, 最小不 应小于 1 m; 、 立放单层列布置的蓄电池组可沿墙设置, 其侧面与墙之间的净宽一般为 ; 、 立放蓄电池组一端靠墙设置时,列端电池与墙之间的净宽一般不小于。 、 立放蓄电池组一端靠近机房出入口时,应留有主要走道,其净宽一般为 ~ , 最小于应 1m。 、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之间的净宽不 应小于。 、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正面之间, 或正面与侧面或背面之间 的走道净宽不 应小于电池总高度的 倍,最小不应小于。 、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正面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电池总高度的 倍,最小不 应小于 1m。 、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可靠墙设置,其背面与墙之间的净宽一般为。 、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与墙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 、 阀控式蓄电池组可与通信设备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同 机房安装,采用电池柜时还要以与设备同列。 、 立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或列端电池与通信设备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正面之间的主要走道净宽、不应小于 2m;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与通信设备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侧面或背面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 应小于。 、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正面与通信设备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 的正面之间的主要走道净宽不 应小于 2m;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或背面与通信设备、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 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 应小于 m,同列安装时可以靠紧。 柴油发电机组 施工前的检查及开 箱检查: 1)油机房的土建已竣工,地面平整干燥,门窗安装齐全,墙壁粉刷完毕,上下水道已交付使用,通风良好,照明充足,并有施工用电、消防设施; 2)基础位置、尺寸、预留洞空、地槽、盖板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3)油机基础应水平、光洁、牢固; 4) 用油标号及种类等应符合厂家说明书的规定; 5)设备开箱应由厂家、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作详细记录并符合下列要求: 设备无损伤 设备附件及技术资料齐全。 管材的型号、通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规定,管材表面平整光洁,无变 形、裂缝。 管路系统的安装位置及装配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 装配平直牢靠, 连接 处螺丝应拧紧、无漏水、漏气、漏油的现象。 埋于地下的钢管 ,不宜穿过其它设备及建筑物的基础,并应在钢管外面 涂沥青或防腐油漆。 管路刷漆应符合设计规定。 无规定时,刷漆颜色如下: 气 管:天蓝色; 油 管:燃油管棕红色; 排气管:银粉色。 馈电母线: 施工前的检查: 1) 按直流配电屏及预留空洞的位置,检查母线的走线路由是否合理; 2) 母线材料的 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3) 母线材料的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裂纹、麻面和气孔; 4) 钢材、穿墙隔板、支持绝缘子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母线的加工: 1) 母线的表面看不出明显的锤痕、切口平齐无毛刺; 2) 母线转弯处不得有裂纹及明显的皱折,转弯处弯曲半径一致; 3) 条形母线的加工不得在加温的情况下进行; 母线装配连接: 1) 母线与母线及母线与设备端子的连接,其接触面应平整,接触紧密,接线端子应不受外加应力。 2) 母线安装位置及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牢靠,保持垂直与水平; 但母线平放时,贯穿螺丝应由下向上穿,杂其余情况下螺母应装在便于维护侧; 3) 母线螺丝两侧均应装平垫圈,在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 4) 垫圈外表应光滑,有多个螺丝时各垫圈间应有 3 毫米以上的间隙; 5) 螺丝拧紧后,丝扣露出不少于 2 丝扣; 6) 电池室的铜母线所用的加固螺丝应涂一薄层中性凡土林后在贯穿紧固。 7) 过墙洞内不得有接头; 8) 所有应刷漆的母线均应刷两道,油漆均 匀,不起皱,无流痕;连接部分和接头两侧个 5 毫米内的一段不刷漆; 9) 直流系统的正极刷红色,负极刷蓝色漆; 10) 交流系统的各相母线刷漆颜色如下: 第一相( A):黄色; 第二相( B):绿色; 第三相( C):红色; 中性线( N):紫色; 地 线( E):黑色; 11) 母线安装完毕,在相对湿度不大于 80%时,用 500伏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