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帝之施政中,各选择一项於当时最裨於治之措施,并内容摘要:

最後,三次征戰清軍都獲勝,根本的原因是內亂 三藩平定。 雍正 清世宗雍正( 1678年 12月 13日 — 1735年 10月 8日),姓愛新覺羅,名胤禛,康熙帝第四子。 生於康熙十六年,卒於雍正十三年 稱帝年齡 ︰ 45歲 在位時間 ︰ 17231736 在位年數 ︰ 13年 雍正-軍機處 雍正七年,用兵西北,以內閣在紫禁城太和門外,恐漏洩機密,始於隆宗門內設置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 雍正十年,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 在準噶爾戰事平定之後,按理應裁撤軍機處,但結果非但不將其撤銷,反而進一步擴大了軍機處的權力,使其超越議政王大臣會議、內閣,成為最主要的政治核心。 雍正-軍機處有助於治  清主滿漢一家,軍機處可以做到收攬漢人,同時又未忽視滿人。  軍機處是議政場所,軍機大臣則是權力最重的臣僚。 雍正以後,軍機處的任用,無漢滿種族之別,如張廷玉,使漢參政機會上升。 而且,漢人軍機大臣和章京都是進士出身,既可拉攏漢人知識份子為清效力,又可減少漢人於清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