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原理内容摘要:
本方法 共担医疗风险 ——认知风险,主动还权 医疗活动有市场特征 ——承担责任,遵守规则 更新机制和制度 强化医疗机构医患职能建设 优化医疗和服务制度规范 重视医院文化建设 积极参与政府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改革 卫生部推行“医患沟通制” [12月 27日 ] • 化解矛盾设医患沟通办公室 • 建立医患沟通制,把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在患者从进院到出院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中,促进了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 • 人文关怀谈心制 ——把病人的事当自己的事 • 护理服务限时制 ——5分钟办妥住院手续 • 病人膳食公示制 ——让病人吃得明白 • 治疗方案菜单制 ——病人可自主选择 责任护士首次床旁沟通 病人在入院两小时内,分管护士须与病人或家属进行首次沟通, 沟通内容包括介绍自己,介绍主管医生,介绍病区环境、科室的工作特点、工作规律、病房管理要求等,并把沟通内容记录于护理记录上。 住院期间技术性沟通 住院前三天内,责任护士须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疾病的诊断情况、 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项目、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饮食、休息、功能锻炼指导,手术方式、术前术后护理要求,医疗费用清单等内容,并把沟通情况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集体沟通 对于患者具有共性的疾病,如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由护士长组织有关人员一起召集病区病人及家属集中进行该病的发生、发展、疗程、预后、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等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把沟通内容记录于工休座谈会记录本上,或者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宣教相关疾病知识。 书面沟通各科室把常见病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制作成健康教育资料,病人或家属可随时索取,以拓宽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的渠道。 出院后的跟踪沟通对出院的病人在一周内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必要时进行家访)进行沟通,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和对出院后用药、休息等的康复指导。 延伸的关怀服务,有利于增。医患沟通原理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医疗器械产品售后技术支持服务之我见
、监督和管理。 如: 论证、采购、供应、调配、处置等资产和 物流 管 理;仪器设备安装、 集成 、调试、临床验收、维 修、计量、 预防性维护和应用分析 等工程管理与 技术支持。 关于 “ 医院工作制度人员岗位 ” (修订稿) 开展应用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工作;负责对仪器设 备、医疗器械使用操作人员的工程技术培训;收集反馈 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可疑不良事件;保障设备安全、 使用安全
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政策解读
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定额补助: 放置宫内节育器补偿标准为 250元; 取出宫内节育器补偿标准为 150元; 避孕药皮下埋植(取出)术补偿标准为 150元; 绝育手术补偿标准为 2020元,复通手术补偿标准为 2020元; 计划生育人流手术补偿标准为 350元。 生育津贴: 按参保人员上年度本人月平均缴费基数( 30天算)顺产 98天,难产增加 15天,多一胎增加 15天。 营养费:
医院内医疗废物管理的困难与对策
技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操作常规) 医疗废物管理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医疗废物院内运输管理规定 医疗废物集中存放场所管理规定 主管部门、人员与分工 困难 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 没有固定的专职人员 主管部门、人员与分工 对策 建议以总务后勤部门为主,护理部门协助,院感管理部门监督为基本框架的管理体系 收集、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