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内容摘要:
/L UVM • UVM只有选择性没有区别性 • 加入 萘啶酮酸 和 盐酸吖啶黄 ,作为选择性因子。 虽然其中含有七叶灵,但是没有添加柠檬酸铁铵,不能发生黑色的颜色反应。 LEB和 BLEB • 只有选择性没有区别性 • LEB是在 TSBYE的基础上加入 盐酸吖啶黄 、萘啶酮酸 和 放线菌酮 等选择性因子;加入的 丙酮酸钠 ,有助于受损细胞的恢复;不含七叶灵和柠檬酸铁铵,无颜色反应 • BLEB是在 LEB基础上加入缓冲体系: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 检测程序 分离 • 分离培养基有: OXA、 PALCOM、 LPM、 MOX等,但首选仍然是 OXA。 分离原理主要是基于李斯特氏菌具有 β- D-葡萄糖苷酶 的活性,能水解培养基中的七叶灵,产生七叶苷,与铁离子产生颜色反应而,使菌落为棕褐色,并带有褐色晕圈,而致病性和非致病性李斯特氏菌病都能发生这种反应 •还有一些选择性显色培养基,如 BCM、 ALOA、CHROMagar listeria、 Rapid’L. mono等,其原理主要是检测由毒力基因编码的 溶血素 ,而此种溶血素只存在于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和伊氏李斯特氏菌中,因而可以很好的将此两种菌同李斯特属的其他种分开。 OXA平板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ATCC 19117 48h, 35℃ 培养 OXA平板 无害李斯特氏菌ATCC 33090 48h, 35℃ 培养 检测程序 鉴定 • 蓝色菌落检验( Henry illumination) • 典型运动:相差显微镜,轻微旋转或翻跟头 动力试验: 7天,伞形生长 • 过氧化氢酶 试验:阳性 • 革兰氏染色 :阳性短杆菌 • 溶血试验 :穿刺接种血平板 • 硝酸盐还原试验: 5天,阴性 • 糖发酵试验 :葡萄糖、麦芽糖和七叶灵,李斯特菌属反应均为阳性,除格氏李斯特甘露醇阴性,李斯特其他种甘露醇阴性, 木糖 和 鼠李糖 最有检测意义 动力试验 血平板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ATCC 19117 36h, 35℃ 培养 血平板 无害李斯特氏菌 ATCC 33090 36h, 35℃ 培养 血平板 伊氏李斯特氏菌 ATCC 19119 24h, 35℃ 培养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流程 25g样品 +225ml BLEB基础(加入丙酮酸钠) 加入萘啶酮酸、盐酸吖锭黄、放线菌酮 30℃ 4hr 划线接种 OXA平板 30℃ 24hr和 48hr 科玛嘉李氏菌显色培养基 TSAYE分纯 35℃ 24hr48hr 35℃ 24hr 过氧化氢酶试验、革兰氏染色、溶血试验、糖发酵试验(木糖、鼠李糖) API Listeria 35℃ 2448hr 报告结果 35℃ 1824hr 方法名称 一次增菌 二次增菌 分离 鉴定 快速方法 SN 0184 1993 加工 MBP 30℃ , 1824h EB 30℃ , 24/48h MMA/ OXA ( 35℃ , 2448h) 蓝色菌落;典型运动;过氧化氢酶;革兰氏染色;溶血试验;尿素酶试验;硝酸盐还原; MRVP;三糖铁;糖发酵;动力试验;协同溶血 *;血清学检验 *;小鼠毒力试验 * 无 未加工 EB ( 30℃ , 24/48h) GB/T 2020 EB ( 30177。 1℃ , 48h) MMA ( 30177。 1℃ , 2448h) 蓝色菌落;三糖铁;动力试验;染色镜检(革兰氏染色、典型运动);生化特性(溶血反应、硝酸盐还原、尿素酶、 MRVP、糖发酵);小鼠毒力试验;协同溶血 无 LB1 ( 30177。 1℃ ,24h) LB2 ( 30177。 1℃ ,24h) FDA BLEB+Phy ( 30℃ , 4h) BLEB+Phy+三种抑菌剂 ( 30℃ ,20/44h) O。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 例 3: • • 56231 • 112462 • 56231 • 记作 103 • 例 1: • + • • 记作 加减法: 取精度差的(即 小数点位数最少的 )。 乘除法: 取 有效位数最少的 (特殊情况比最少者多或少一位)。 绪 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有效位数运算规则总结: • :取精度差的(即 小数点位数最少的 )。 • :取 有效位数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