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wheatpowderymildew内容摘要:

菌越冬存活率高低主要因素是冬季气温和湿度 , 如冬季温暖 , 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大 , 则有利于病菌的越冬。 传播和侵入 : 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助于气流传播。 如东北春麦区的病菌主要来自胶东半岛冬麦区 , 当地小麦白粉菌的分生孢子随偏南气流传播到东北麦区 , 随降雨沉落到小麦叶片上 ,并侵染小麦而引起发病。 病菌的孢子随气流传到感病品种的植株上后 , 遇到合适的条件即可通过芽管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细胞 , 并在表皮细胞内产生吸器 , 吸取寄主营养。 适宜条件下 ( 10~20℃ , 较高的相对湿度 ) , 病原菌一天即可完成侵入过程。 再侵染 : 该病有多次再侵染。 白粉病潜育期很短 , 21~25℃时只有 3d。 一般拔节期开始发病 , 抽穗至灌浆期达到高峰 ,乳熟期停止发展。 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品种抗病性 、 气候条件 、 栽培条件和菌源数量等。 品种抗病性 :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白粉病菌的抗病性差异很大 ,表现为从免疫 、 高抗到高感等多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