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内容摘要:
碰撞中的融合 西夏“兽面瓦当” 契丹文字 契丹矛 契丹大藏经 辽应县木塔 西夏文 《 大藏经 》 西夏光定元宝铜钱 西夏铜牛 西夏贡米 西夏文字 三、碰撞中的融合 辽、西夏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迁移大量汉族人口北上; ; ; ,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汉文铸钱币 结果:促进 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一、澶渊之盟 辽宋关系 二、宋夏和战 三、碰撞中融合 北宋 的建立 (时间、人物、地点) 辽 的建立 (民族、时间、人物、地点) 宋辽和战:澶渊之盟 (时间、内容、评价) 宋夏和约 (时间、内容、评价) 如何评价辽宋、宋夏之间的 战争性质。 西夏 的建立 (民族、时间、人物、地点) 北宋 西夏 辽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辽 916年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上京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汉族 汴京 西夏 1038年 元昊 党项族 兴庆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 )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 ( ) 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 ) 北宋-辽-西夏是按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 ) 课堂练习 课堂。第10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11章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依据外部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特征 : 可数、可量、定性 内部形态特征 (高级阶元) 细胞学特征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而出现 70年代与系统学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 ─ 细胞分类学 常用的细胞学特征有 2方面 核型 ( karyotype) 染色体的表型特征 主要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和类型 染色体大小和形态. 带型 ( banding pattern)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4 拥有主权 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 其是一国权利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 国家为保障 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而采取的任何措施,甚至不惜诉诸战 争,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所谓的领土主权。 1 领土规模 2 领土形状 3 领土位置 三、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1 首都: 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必须是全国 的交通中心
第11节简单逻辑电路
非 ” 逻辑电路 条件 A Y 结果 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呈相反的逻辑关系 ,叫做“非”逻辑关系 ,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叫“非”门 . ( 2)真值表 A Y 输入 输出 A Y 0 1 1 0 ( 3)符号 ( 4)实例:反向选择 A Y 1 复合门电路 “与非”门 课堂训练 下图是一个“或非”门电路,试写出它的真值表 输入A 输入B 输出Y 0 0 1 0 1 0 1 0 0 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