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工程专项安全方案(1219)内容摘要:
机只起钩,使杆件脚滑行而将杆件吊起方法,在桩与地面之间铺设滑行道。 a)滑 行过程 b)平 面布置 板的吊装 预制混凝土板吊运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要达到设计混凝土的 70%后方可起吊,达到 100%方可运输。 如需提前吊运,应根据吊点布置位置,经验算合格后方可起吊。 预制混凝土板一般不设吊环,起吊前应标出吊点位置,用钢丝绳捆绑。 捆绑处应加麻布、木块衬垫保护,以防损坏板的表面和棱角。 吊点的位置偏差不应超过设计位置 20mm。 吊板时要使各 10 吊点同时受力,徐徐起落,避免振动损坏板身。 使用起重机起吊时,应使纵 轴线夹角不小于 450。 板吊装绑扎: 绑扎要牢固,不滑动。 堆放板的场地应平整坚实,做好必要的防水措施,防止失陷和不均匀沉陷。 不同类型和尺寸的板应考虑使用先后,分别堆放。 堆放支点位置与吊点相同,偏差不得超过 20mm。 当板需要长期堆放时,为避免挠曲,可采用多点支垫。 各支点垫木应均匀放置,各垫木顶面应在相同的水平面上。 多层堆放时,各层垫木应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钢筋笼的吊装 本工程钻孔桩钢筋笼较长、较重,若采取一次性吊装,现场场地不能满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分节吊装入槽的施工方法,采取可靠有效的吊装施工方案,即 理论计算满足要求和吊装方案满足安全施工 要求 钢筋笼 吊装方法 钢筋笼吊放采用单机抬吊,空中回直。 起吊时必须使吊钩中心与钢筋笼重心相重合,保证起吊平衡。 (1)钢筋笼吊放具体分六步走: 第一步:指挥转移到起吊位置,起重工分别安装吊点的卸扣。 第二步:检查 两 吊点钢丝绳的安装情况及受力重心后,开始同时平吊。 第三步:钢筋笼吊至离地面 ~ ,应检查钢筋笼是否平稳后主钩起钩,根据钢筋笼尾部距地面距离,随时指挥副钩配合起钩。 第四步:钢筋笼吊起后,主钩匀速起钩,副钩配合使钢筋笼垂直于地 11 面。 第五步:指挥起重 工卸除钢筋笼上副钩吊点的卸甲,然后远离起吊作业范围。 第六步:指挥吊机吊笼入孔、定位,吊机走行应平稳,钢筋笼上应拉牵引绳。 下放时不得强行入孔。 (2)施工要点 钢筋笼制作前应核对孔型、孔深与成型钢筋尺寸,无差异才能上平台制作。 钢筋笼必须严格按设计图进行焊接,保证其焊接焊缝长度、焊缝质量。 钢筋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吊攀、吊点加强处须满焊,主筋与箍筋采用点焊连接,钢筋笼四周及吊点位置上下 1米范围内必须 100%的点焊,其余位置可采用 50%的点焊,并严格控制焊接质量。 钢筋笼制作后须经过三级检验 ,符合质量标准要 求后方能起吊入槽。 根据规范要求,在钢筋笼吊放前要再次复核护筒上 4 个支点的标高,精确计算吊筋长度,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在钢筋笼下放到位后,由于吊点位置与测点不完全一致,吊筋会拉长等,会影响钢筋笼的标高,为确 定 钢筋笼的标高,应立即用水准仪测量钢筋笼的笼顶标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笼顶标高调整至设计标高。 钢筋笼吊放入孔时,不允许强行冲击入孔。 应合理布置吊点的设置,避免扰度的产生,并在过程中加强焊接质量的检查,避免遗漏焊点。 当钢筋笼刚吊离平台后,应停止起吊,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若有则可立即予以电 焊加固。 12 构件的装卸、运输和堆放安装的要求 (1)构件装车时,不论平放、侧放、竖放,相邻构件间应接触紧密或楔稳,防止由于行车颠荡导致倾侧倒塌。 多层堆叠,每层垫枋应在同一直线上,最大偏差不应超过垫枋横截面宽度的一半。 构件支承点按结构要求以不起反作用为准。 构件悬臂(即由垫枋起至构件端部的一段),一般不应大于 50cm。 (2)起运物件,首先分清底面,按规定吊点起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件的面如互相不能平贴接触者,不许捆成一束起吊。 (3)各种构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分区堆放,各区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堆放地点的土质要 坚实,不得堆放在松土和坑洼不平的地方,防止下沉或局部下沉,引起倾侧甚至构件破裂。 (4)凡运载构件不应高出车厢围栏,而且应用绳索绑牢,更不许将构件一端搁置在驾驶室的顶面。 (5)卸下构件应轻轻放落,垫平垫稳,方可除钩。 (6)堆放单个屋架时,两边要用木枋支撑,堆放数个屋架时,除第一个用两边支撑外,其余各个应用木枋将各个作水平联系。 (7)堆放单件薄腹或吊车梁时,每侧用不少于 2根斜杆支牢。 (8)构件长度超出车厢长度 50cm 以上者必须使用超长架,小型零星构件不应乱堆,应叠垛整齐,周围垫稳。 (9)叠堆高度以不 压坏最下一层为准,尤其注意较薄构件。 巨大或异形构件应采用特制工具载运。 (10)汽车载运构件行走在崎岖不平、拐弯转角或过桥下坡的路段,应 13 放慢行车速度,不得急开急刹。 (11)几个工人共同搬运重物时,应在一个人指挥下进行,所有动作必须互相一致,并呼号子,稳步前进,同起同落,不得任意撒手。 (12)撬拔重物时,支垫要选用坚固物体,工作时注意棍子打滑伤人。 (13)重物搬移(起重)不允许利用建筑物或结构作为承力点,如受环境或机具限制时,应先行准确地计算重力对结构的影响,是否有足够的安全度,才可实施。 (14)在车 船上装卸重物,靠近车厢或船旁时,不得背空站立,需以弓字马步站稳在物体两侧挪动,防止脱手坠落。 4 应急预案 为加强起重吊装安全的管理和监控,预防和控制该危险源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本项目对各级危险源的分析研究,制定该危险源应急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 X枢纽Ⅰ标工程项目部所属施工范围内,里程自 X站(不含)~ X 大桥)( D1K1+363~ D1K7+439)段。 为加强起吊作业安全管理,特定此应急预案。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铁建总公司安全管理》 14 及既有线施工的有关卡死制度和规定。 方针与工作原则 方针:以人为本,强化预控;抢险救援,减少损失;控制蔓延,防治结合;高度协调,持续改进。 原则:保护施工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蔓延优先,减少损失、救援优先,持续改进、高效优先。 做到以人为本,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监控措施,建立统一指挥、责任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救援体 系,最大限度的减少既有线安全事故的损失。 体现应急救援优先,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的原则。 应急计划及发生事故的报告程序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 组员: ? 项目部救援小组成员应急任务划分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任务分工 组长: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 副组长: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实施;现场指挥、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起重吊装工程专项安全方案(121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