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生产工艺及产品现状内容摘要:

天然气经加热炉( 1)加热后,进入转化炉( 2)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生成合成气,合成气经废热锅炉( 3)和加热器( 4)换热后,进入脱硫器( 5),脱硫后的合成气经水冷却和汽液分离器( 7),分离除去冷凝水后进入合成气三段离心式压缩机( 8),压缩至稍低于 5MPa。 从压缩机第三段出来的气体不经冷却,与分离器出来的循环气混合后,在循环压缩机( 9)中压缩到稍高于 5MPa 的压力,进入合成塔( 10)。 循环压缩机为单段离心式压缩机,它与合成气压缩机一样都采用气轮机驱动。 合成塔顶 尾气经转化后含 CO2 量稍高,在压缩机的二段后,将气体送入 CO2 吸收塔( 23),用 K2CO3 溶液吸收部分 CO2,使合成气中 CO2 保持在适宜值。 吸收了 CO2 的 K2CO3溶液用蒸汽直接再生,然后循环使用。 合成塔中填充 CuOZnOAl2O3催化剂,于 5MPa 压力下操作。 由于强烈的放热反应,必须迅速移出热量,流程中采用在催化剂层中直接加入冷原料的冷激法,保持温度在240~ 270℃之间。 经合成反应后,气体中含甲醇 %~ 4%(体积),送入加热器( 11)以预热合成气,塔( 10)釜部物料在水冷器( 12)中冷却后进入 分离器( 13)。 粗甲醇送中间槽( 14),未反应的气体返回循环压缩机( 9)。 为防止惰性气体的积累,把一部分循环气放空。 粗甲醇中甲醇含量约 80%,其余大部分是水。 此外,还含有二甲醚及可溶性气体,称为轻馏分。 水、酯、醛、酮、高级醇称为重馏分。 以上混合物送往脱轻组分塔( 16),塔顶引出轻馏分,塔底物送甲醇精馏塔( 20),塔顶引出产品精甲醇,塔底为水,接近塔釜的某一塔板处引出含异丁醇等组分的杂醇油。 产品精甲醇的纯度可达 %(质量)。 3 甲醇的生产现状 相关 资料 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甲醇产量上升速度非常迅速。 1998 年产量为 万吨, 2020 年为 万吨, 2020 年为 326 万吨, 2020 年达到 万吨, 2020 年 6 达到 569 万吨, 2020 年达到 762 万吨, 2020 年产量在 900 万吨左右。 中国 甲醇产能已占世界产能的 1/4,而且目前国内在建和拟建甲醇 项目 较多,总能力逾 1500 万吨。 目前在建或拟 建的大型甲醇项目主要有: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在海南建设的年产180 万吨甲醇项目,其中第一期工程为年产 60 万吨甲醇;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2 万吨的甲醇技术改造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华建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年产 100 万吨甲醇项目,其中第一期工程年产 40 万吨甲醇;我国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学工业公司在陕西榆林的 30 万吨 /年甲醇装置,建成后,甲醇生产能力将增加到 73 万吨 /年;山东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陕西榆林投资建设年产 230 万吨甲醇工程,其中一期工程为年产 60万吨甲醇;哈尔滨气化厂的年产 25 万吨的新建甲醇装置,新装置 建成后,该厂的甲醇生产能力将接近 40 万吨 /年;香港建滔化工集团与重庆长寿化工园合资建造的年产 75万吨甲醇项目,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与日本三菱化工合资兴建的年产 85 万吨甲醇项目,届时重庆的甲醇总产量将达到 200 万吨,长寿化工园也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这些项目如能顺利进行,预计到 2020 年国内甲醇总能力将达到约 2020 万吨。 这标志着中国将由原来的甲醇进口国成长为出口国,而且正在向世界甲醇强国的地位发展,成为世界甲醇市场的新焦点。 目前全球有 30 多个国家建有甲醇生产厂, 2020 年世界甲醇总 生产能力为 4965万吨,到 2020 年将达到 5099 万吨。 世界甲醇生产主要以大型化为主,其中能力大于 30万吨 /年的 装置 占世界甲醇总生产能力的 80%。 4 甲醇 行业 存在的问题 在行业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形势下,中国甲醇行业要更加健康 和谐 地发展 , 把握机会,不断寻求发展机遇固然重要, 但 防范风险并将由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更要引起重视,其中有四大核心问题影响着中国甲醇行业的未来。 我们在发展甲醇行业时应注意以下关键因素: / t+) m1 z/ H (1) 甲醇下游需求量的快速增长能否消化新增产能。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需要 7 大量的甲醇,但是我国能否消化国内众多的新增产能还是未知数。 尽管已经有 企业 直接兴建了一些下游装置,但是对于消化原料甲醇产能的迅速扩大,是远远不够的。 从长远来看,势必会造成国内甲醇的供应过剩。 S0 R o5S s8 | (2)甲醇制烯烃技术工业化的进程。 甲醇制烯烃技术是大家看好的甲醇新用途,但至今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装置建成投产,许多技术仍在不断改进之中,整个甲醇制烯烃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与工业化尚有一定距离 (3)中国目前甲醇现象是否过热。 从现在的各种统计数据来看,即使不算规划中的甲醇项目 ,我国将来甲醇的生产能力也远远大于需求量,在甲醇燃料、甲醇制烯烃等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的 条件 下,新上甲醇项目还需慎之又慎。 (4)甲醇作为替代能源自身竞争力的状况。 甲醇作为替代能源能否得到市场认可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