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医院急诊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内容摘要:

进两个效益双赢 第四篇:医院急诊科工作计划 医院急诊科工作计划 xx 年我们急诊科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行上级有关文件 精神,深入开展 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凝聚全科医务人员力量,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急诊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急诊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加快我院急诊发展步伐。 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 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有关要求,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科室宗旨,为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医德高尚、 医术高超的科室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任务、目标和要求 ,以学术(科)带头人及人才梯队应能满足急诊内涵建设需要为重点,有计划的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年内派出参加各类与急诊救护学术活动达到 15 人次,在同等条件下,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方面的培训班,优先按排。 计划派出一名中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很抓 三基三严 ,加强病史询问及规范查体、大病历规范书写、抗生素合理使用等专项培训力度。 ,完善急诊常见优势病种的诊疗常规,并在临床工作中执行。 提高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和 诊疗质量,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积极应用中医药,保障中医药的充分参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提高特色病种的辩证论治水平、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提高检查与治疗的适宜性以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 提高重点急诊治疗率。 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中西医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急危重症的中医药使用率。 围绕 质量、安全、服务、价格 ,狠抓内涵建设。 完善急诊、入院、手术 绿色通道 使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 完善 24小时急诊服务目录、急诊工作流程,与临床各科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认真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对大批量病员有分类管理的 程序。 立足使急诊留观病人于 24 小时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后安全入院。 力争门诊诊疗人次达到 50000 人次;病人出院人次 700 人次;留观人次 120 人次;业务收入达到 400 万,药品收入占业收入比例下降 5%。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 10 分钟,急诊留观时间 48 小时,急诊应用中医诊疗技术 3项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80% ,急重症中医治疗率 ,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率 30%。 急救物品完好率 100%。 服务态度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创建 优质服务示范岗 活动,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技巧,落 实医患沟通、知情告知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强化安全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发生。 延伸服务范围,保证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 . 加强领导,建立本科室各类管理组织机构,落实责任。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各种医疗文书书写督查工作,严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 组长: 成员 : 主要职责:负责本科室的各种传染病上报工作,严防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 四 .监督管理 、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主要核心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依据病情优先获得诊疗程序。 加强环节运行病历的考评,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完善定期检查、考评、反馈、总结的质控制度,坚持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对环节管理、凝难病历讨论、三级医师查房对病情变化的处理意见要重点监控,促进基础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加大在岗培训力度;加大对各级医师培训效果的考核。 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重点地对科室职工进行职业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的培训,强化 全员职业责任意识。 、监测并专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使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到 100%。 加强训练规范使用,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确保安全运行,以满足患者急救需求。 加强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使心肺复苏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按要求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 五.奖惩办法 为病人解除了病痛,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与肯定,得到表扬信或锦旗的医护人员,科室奖励 100 元; 没有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等各种规章制度的,按医院管理细则予处罚; 病历书写不认真 造成医疗纠纷,按医院管理细则处罚; 三基培训不合格的予每次 50 元到 100 元处罚; 心肺复苏技能操作不合格给予 100 元处罚。 奖惩不是目的,是激励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保证服务质量,提 高医疗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五篇: 2020年医院急诊科工作总结及 2020 年工作计划 xx 年急诊科在院部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树立和落实 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