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chiari综合征:预开通技术治疗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内容摘要:

胸腹壁静脉曲张 18例,肝脾肿大16例,下肢水肿 17例,下肢皮肤色素沉着17例,曲张 8例,溃疡 4例 • 术前 1周内行彩超和 CTV检查 操作步骤 下腔静脉正侧位造影, 明确下腔静脉阻塞的性质、程度、范围,下腔静脉空间走行,血栓的位臵及范围 上、下腔静脉导丝通路的建立: • 闭塞性病变,经导管引入 钝性破膜针 (塑形后的球囊导管内支撑导丝)破膜,跨膜造影确定路径正确后交换入加强导丝至上腔静脉并保持该通路。 若破膜有误,回撤导管调整方向重新破膜 • 狭窄性病变,直接引入亲水膜导丝,与导管配合下通过狭窄至上腔静脉内,而后交换入加强导丝并保持该通路 钝形破膜针 操作步骤  预开通下腔静脉:直径 12~ 16 mm 的小球囊 导管预开通下腔静脉  抗凝、溶栓治疗: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 6 150 u / 12 h;口服华法林钠,将 INR 调至 2 ~ 3 之间;经外周静脉给予尿激酶 20- 40 万 u/ d  术后定期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下腔静脉内血栓溶解情况  大球囊扩张成形: 彩超检查显示下腔静脉内血栓消失后。 造影证实下腔静脉内血栓完全消失后, 大球囊(直径 25/ 30 mm ) 导管 PTA  随访:彩超分别于术后 1 周, 3 个月,以后每隔 6个月进行复查,以明确下腔静脉是否保持通畅,有无狭窄闭塞,管壁是否增厚以及是否有血栓再次形成 预开通技术 预开通技术 预开通技术 术前彩超 术后 8天彩超 预开通技术 大球囊扩张前腔静脉造影情况 大球囊扩张后腔静脉造影 ( 30mm) 结 果 1 9 例 患 者 下 腔 静 脉 血 栓 详 细 情 况 编 号 I V C 病 变 性 质 血 栓 大 小 m m m m 血 栓 与 肾 静脉 关 系 血 栓 消 失 时间 / d 球 囊 大 小 成 功 与 否 随 访 时 间 结 果 1 膜 性 狭 窄 2 0 4 5 未 超 越 1 4 1 4 3 0 成 功 5 8 复 发 2 膜 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