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解读20xx7内容摘要:
业 机 会的平等和公平。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在岗定期健康检查 : ( 1)定期健康检查目的: 早期发现 职业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劳动者的健康异常改变 ; 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有利于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 2)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 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作业场所有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 有些 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目 标 疾病 ,不能完全涵盖 该 因素 对 人体造成的危害 :汽油 从业 人 员 的 职业 禁忌 证为过 敏性皮 肤 疾病和神 经 系 统 器 质 性疾病 ,但血液系 统 的疾病未列入其中。 三硝基甲 苯上 岗 前的 职业 健康 检查将 慢性肝炎、晶体混 浊 白 内 障、 贫 血确定为职业 禁忌 证 ,在 岗 期 间 只把 贫 血确定 为职业 禁忌 ,检 出其他 两项异常 既 不能确定 为职业 禁忌 证 又不能定 为 疑似 职业 病 ,如何 处 理 没 有明确的依据。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 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 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 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不安排孕期 女工 从事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流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不得从事抗癌及己 烯雌酚的作业;不得从事放射性物质超过规定计量的作业;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不等从事伴有全身强烈震动作业等。 不安排哺乳期 女工从事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镉、胺、砷、氯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流化碳、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锰、溴、甲醇、有机氯化和物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 ;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离岗时健康检查 : ( 1)在岗期间开展定期健康监护的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前,应进行离岗时健康检查。 目的是确定其 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时的健康状况。 ( 2)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3个月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 (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的; • (二)劳动者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的。 应急医学检查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 离岗后随访医学检查。 ( 1)如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或较长的潜伏期,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随访医学检查。 ( 2)尘肺病患者离岗后需进行随访医学检查。 ( 3)随访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有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及临。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解读20xx7
相关推荐
乙级 丙级 23 (七)资质认可条件 关键词:条件具体,门槛抬高 《 办法 》 根据技术服务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以及对技术能力的不同要求,针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乙级和丙级 3个资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条件( 第十四、十五、十六条 ),特别是在注册资金和固定资产、工作场所面积和专职技术人员等方面与 31号令相比有明显的变化。 即将印发 资质条件、标准和程序通知 24 (七)资质认可条件
诗歌 (律诗、自由诗等) 戏剧 (歌剧、音乐剧等) 散文 ( Essay) 风格流派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意识流、黑色幽默、女性文学等) 作品人物、心理、关系评析 写作手法、技巧评论 作品文本、单个 /多个作家比较 /评论 9 语 言 学 语言与文化 语法 ( Grammar) 句法 ( Syntax) 词汇 ( Idioms, proverbs,
营管理的特点 本 《 规范 》 根据药品流通行业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设岗定责,具有可操作性 7 该 《 规范 》 仅是一个概括性、代表性、指导性的通则,在岗位设置上掌握粗细适度、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标准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8 四、标准主要内容介绍 ( 1)范围:介绍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规定药品流通行业现有的主要岗位规范) 和适用的领域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分类
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企业 全年月平均 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 247。 2 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 247。 12 [本条款失效 2020年 1月 1日 ] 财税 〔 2020〕 34号 • 自 2020年 1月 1日至 2020年 12月 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 10万元 (含 10万元
程高效电机财政补贴政策、通过在用淘汰低效电机专项检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等系列政策措施,指导重点企业用高效电机替换低效电机,尽快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来刺激高效电机的需求市场。 突出重点环节与全产业提升相结合 重点环节:一是电机生产企业,二是电机用户企业。 全产业:统筹考虑电机的开发、上下游的配套、废旧电机回收、再制造以及新技术应用推广等,此外,还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