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内容摘要:

格的自觉生成,是学识与修养、能力与品行的和谐共生。 10 然而,在我国教师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技能优先的行为主义倾向,只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和教学实效,造就了一批 “缺乏道德的教学能手”、“没有精神的教育专家”。 把教师理解为严格按照某种计划控制、操作和生产的施工员,忘记了教师的道德人格以及师生关系的道德性所具有的重要的教育意义,消解了教师教育行动的道德性,从而使得部分教师的行动失去了道德的维度和约束,有些教师甚至放弃了自己教育行动的道德追求。 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1 活动二: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职业道德 1.“爱事业”:即把教育工作当成自己一辈子的追求,而不是当成谋生的手段。 事业就要奉献,就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 确信教育的力量,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都可以教育好 .即使有某些缺点和错误的学生,只要对他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能把他转变好。 教师只有确信教育的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工作中不畏困难曲折,顽强而耐心地工作,收获辛劳的硕果。 12 2. “爱学生”:即不以学生的学习优劣、品德好坏、家长地位高低、相貌的美丑为转移。 而是无条件的、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爱。 陶行知曾明确指出: “你的冷眼下有瓦特;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 ”。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而且是他们身边的学习榜样。 饱满的工作热情,永不止息的进取精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人师表。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给学生以强有力的教育影响。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