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四十六中申长友内容摘要:

考生除了将十六篇古文烂熟于胸外,还要兼顾复习课文中的其他文言文。 因为课外浅易文言文的难易度不好控制,命题者选择起来有困难,他要兼顾舆论的压力。 另外,将诗、文进行比较阅读,虽说 2020年尝试比较成功,但很难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实词、虚词去比较。 就今年 《 考纲 》 给的三篇例文来看,有两篇是比较阅读,这是不是个信号呢。 难说。 我个人倒是倾向于单篇课内文言文阅读,因为命题专家也在回避大家追求的热点,追求既在要求之中,又要跳出预料之外,《 考纲 》 例文未必值得迷信。 文言文考查点 主要有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解说文言文中的基本内容;初步领悟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比较阅读中,比较两文的异同点等也是考查点。 如何突破写作 写作约占中考语文试卷分值的 40%(其中卷面 3%),近年来分值一直稳定在 55分,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回顾近五年的我省中考作文题 明确近年来我省中考作文题的变化趋势 0 06年是材料作文。 命题者的意图是让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这种材料作文所考查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是一种综合的写作训练形式。 对于所给材料,一定要明确其内涵,找准方向,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06年的作文,考生只要围绕材料中的提示语来思考即可。 在文体的选择上,余地较大。 如写记叙文,可通过人物事件的变化,揭示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这一道理,使主题更加突出;写议论文,要在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中得出观点;写抒情散文时,要注意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充实文章的内容。 这样就能够做到“符合文体要求”。 2020年:“我们的心近了”, 2020年:“我在 ________中得到快乐”, 2020年:“师生之间”, 2020年: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 „„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 „„ 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 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综观近五年来的中考作文的题目变化总体趋势可以概括为: 话题作文渐渐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